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商业养老保险 你准备好了吗?

2015年04月13日 08:2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开始运行

  国务院办公厅6日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有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办法》明确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A

  分清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也就是说,假如一位公务员一个月的收入为5000元,其中包含基本工资2000元,则该员工的职业年金缴费基数按5000元计算。事业单位人员则在此基础上再加入绩效工资。

  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是完全不同的。职业年金实际上是公职人员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制度。而企业年金则是企业为了吸引人才为职工缴纳的企业年金。两者最大的区别则在于,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而企业年金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养老保险都有年龄限制。因此社保要求在规定退休年龄前的最低缴费15年,也就是确定了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龄限制。商业保险也是同样规定了缴费年限与相应(最早和最晚)的领取年龄,以此来确定了养老保险的参保年龄的限制。

  商业保险的养老保险一般是到50岁,55岁,60岁,65岁开始每个月领取养老金,购买年龄当然必须在领退休金之前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有一次性缴,也有五年到二十年,相应的一次性交的必须在50岁和55岁及60岁和65岁之前缴交。当然越早买越划算,成本越低。

  B

  商业养老险你可以这样买

  想买商业养老险的市民,投保之前要先了解商业养老保险有哪些利弊,在购买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养老险的缴费方式有趸缴和期缴两种方式。趸缴指一次性交完保费。这种方式比较省事,交的保费会少于期交的保费总和,退保时所造成的损失也会相对小些。期缴是指分期交付保费的方式。它能减轻投保人的现金流压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储蓄功能,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和月光族。需要注意的是,在相同的保额水平下,缴费年限越短,总的支付金额越少。因此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选择较短的缴费年限。

  商业养老保险一般都有定额、定时或者一次性趸领这三种领取方式。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规定的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金额,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不同之处在于社保养老金是以月为单位时间,而商业养老保险多以年为单位。定时领取是约定一个领取时间,根据养老保险金的总量确定领取的金额数量。例如确定要15年领取完毕养老金,那么保险公司将根据养老金的总额,确定每年可以领取的具体额度。有些养老年金保险合同中有约定的时间,有些可以自由选择领取的方式,中间也可以更改。趸领是指在约定的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出来的方式。

  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比较灵活,领取时间有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都是可以更改的。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

  C

  商业养老保险回报更明确

  据了解,相较于社保,商业养老保险的回报特别明确,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投保人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

  如果采用保险来辅助养老,退休之后每月或每年能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是非常明确的,这样就能对通过保险来辅助养老的比例情况做到“心知肚明”,如果发现自己的养老计划尚有缺口,也可以及时补救。比如,周女士预计自己退休后除了社会基本养老金,每个月还有2000元的养老金缺口,而她自己目前拥有的保险到时候能每月为她提供1000元的回报,这样等于只要另外再筹措1000元左右的资金就可以了。而其他理财品种,很难比较精确地预测出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以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和确切的回答,很难由个人来控制。当然,由于回报相对固定可计划,保险的收益率水平相对就低一些。

  同时,青壮年时期有很多的花钱渠道,如果不强迫自己为了将来养老而预先做点准备,那么钱花了也就花了,老年生活最终没保障。保险恰恰有一个强制储蓄的特点,必须按时定量交保险,养老安排就比较有计划性。而且,由于退保损失会比较大,因此人们会慎重考虑“毁约”问题,从而就带有了较大的强制性和资金使用特属性。这个特点对于平常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较差的人群而言,特别有一种“他律”的效果,显得更为稳当,更有效力。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