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互联网企业比喻成鼠标,把银行比喻成砖头,当鼠标遇到砖头,究竟是要你死我活还是能化敌为友?
“并不是只有快捷支付可以快捷,我们也可以快捷,所以我们发现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做的,不要认为银行就是砖头,银行也是鼠标,银行会比鼠标干得更好。”在去年接受央广网采访时,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曾这样表示。
昨日(3月23日),工行这头“大象”就向人们展示了它能灵巧玩转鼠标的另一面:工行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产品“e-ICBC”和一批主要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商业银行,“全球第一大行”也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工行行长易会满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工行将在今年推出电子银行的电商化改造。
大象求变
发布互联网金融产品
如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一直是各大银行正在思考的问题。不过,当许多银行还在犹豫徘徊时,作为行业“大象”级别的工行,趁着“互联网+”被写进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不移地踏进互联网金融的新纪元。
一年前,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借发布年报之机,宣布将启动“e-ICBC”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一年间,工行低调的上线了数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线。一年后,工行则高调宣布全面加快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规模空前”可以用来形容昨天的这场发布会,100余家媒体到场,万科总裁郁亮作为嘉宾也坐在观众席第一排。
上午10时许,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发言完毕,工行行长易会满登台,尽管他依然穿着银行制式西装衬衣,但他手中已无发言稿。
通过20余分钟“乔布斯式”脱稿演讲,易会满一扫国企给人“刻板严肃”的印象,流畅生动地介绍了工行“e-ICBC”互联网金融品牌的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等产品。
“今天的世界变化之快已经超越人们的想象,可能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这对各个行业企业的创新应变能力提出挑战。”姜建清在发言中这样讲道,也可视作其对工行为何要作出这么快、这么大转变的回答。“对工商银行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是来自于跨界竞争者,而是我们自己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以创新进取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新趋势。”
工行对互联网的态度与其他银行形成鲜明对比,即使与一贯灵活的股份行相比,工行也是激进的。发布会后,不少其他银行人士都对易会满的PPT非常感兴趣。
郁亮在现场也表示,万科希望今年在工行融e购平台上完成超过100亿元的销售额。郁亮称,通过与工行融e购合作,万科和工行的客户资源可以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整合,创造价值。在短短一个月的试水期内,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运作,万科已经实现了1.2亿元的交易。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商业银行中这头体型最大的“大象”毅然转身时,其他众多对于互联网金融尚处观望态度的银行会否大举跟进?
调配资源
围绕互联网产品动用一切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易会满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工银e支付”、“逸贷”、“工银e投资”、“工银e缴费”和“线上POS”等八大系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可以看出,凭借此前积累的资源优势,工行多项互联网金融产品都以迅猛的速度增长,如“融e购”电商平台对外营业14个月,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000亿元;“工银e支付”账户数超过5000万户,交易额650亿元,并发交易处理能力达到每秒1120万笔;信用贷款产品“逸贷”余额超过1700亿元,去年累放2300亿元,与全国P2P网贷成交额之和基本相当。
工行敢于如此高调地宣布互联网金融战略,一方面在于其自有的庞大客户规模,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其对客户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并非朝夕之功。
“工商银行从2007年就开始建设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两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了对全部客户、账户、交易等信息的集中管理,目前存储的数据量超过1300万GB,且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式增长。
以客户信用记录为例,工商银行对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数据的完整积累长度分别超过了8年和6年。”姜建清透露,工行建立了一支400人的数据分析师队伍,运用大数据技术,专门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应用。
尽管工行尚未详细阐释过其后台改革的方案,如部门组织架构是否有调整等,但从透露的信息看,行内的资源确实在围绕互联网产品进行调配。易会满在会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工行将在今年推出电子银行的电商化改造,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客户感受。
事实上,目前各家银行在布局互联网金融时,其内部架构调整也有不同玩法。以农行为例,其早在去年3月,就专门设立了互联网金融推进工作办公室,作为专职的战略实施推进机构。其他也有银行以电子银行部分作为基础来进行内部架构的调整和衔接。
工行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其公司客户达到503.2万户,个人客户则高达4.49亿个。从工行内部来说,机构总数17550个,员工442706人——如此体量下的转型,挑战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