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滴滴快的合并1+1<2? “黑专车”事件戳破估值

2015年02月18日 07: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8日讯(记者 张无)2月14日,一直火药味十足的打车市场两大巨头滴滴和快的,突然宣布合并, 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但是,联合后双方市场份额大幅增加是否涉及垄断?监督部门对“黑专车”的整治会否影响公司估值?……业内人士对此颇有质疑。

  烧钱不是重点 IPO才是目标

  从势如水火的“打车补贴大战”,到22天的飞速合并谈判完成,虽然之前几天已经有各路小道消息流传预热,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还是在打车市场掀起了很大的风浪。很多人对两家公司的合并感到诧异,难道是因为烧钱压力太大不堪重负了么?其实不然。记者搜集资料了解到,在合并前不久,滴滴、快递刚刚分别获得7亿、6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融资”,资金流并不紧缺。那是为了对付Uber、易到用车、神州租车这些竞争对手么?也不尽然。在没合并前,滴滴和快的打车就已经处于国内打车软件市场的前两强地位了,没有必要为了对付实力较弱的对手而联手。

  那么促成两家合并的关键点在哪呢?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在对员工的内部邮件中坦陈,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除了财务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滴滴和快的公司在经过多轮融资后,双方创始团队持股比例已经很小,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是资本方。而短短两年多时间,两家对司机和用户的补贴已经高达数十亿元,并且至今盈利模式不清晰,还要面临各地交管部门的处罚和监督。这与投资方的利益产生了严重冲突。并且靠大额补贴积攒的用户数量并不具备很强的粘性,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很可能就不再继续使用打车软件了。

  此外,促使投资方撮合两家公司联合的另一大动力来源于IPO。之前,Uber取得了百度和高盛两笔大额投资,进军中国市场虽然目前没有太大动作,但是可以树立开拓新市场的姿态,其本质目的,很可能是想在2015年登陆纳斯达克。如果此时不能抓紧时间上市的话,失去先机,之后再重新拓展、包装,各项成本就会大幅增加。如果能赶在Uber之前IPO,不仅在中国市场对Uber是个制约,而且上市套现可以尽快弥补之前补贴的亏损。

  合并陷入垄断争议

  两强合并,其效应会不会达到1+1>2的效果?

  据易观国际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滴滴打车市场份额占比为56.5%,快的打车占比43.3%,两者加起来达99.8%。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60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业内人士质疑,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将在打车软件市场上形成垄断。

  在知名天使投资人刘志硕看来,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是值得质疑的,涉嫌垄断。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两家公司合并对消费者并不是好事,其将对市场有绝对的定价权。“在我看来,这两家公司合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为了涨价,二是为了抬高这个市场后进入者的门槛。”刘志硕说。反垄断法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勇敏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判断是否垄断的关键要看是否会限制市场竞争。

  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优酷土豆?

  比如之前的视频网站行业巨头优酷和土豆公司的合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尽管优酷土豆的成功合并造就了一个中国视频领域的巨人,当时并没有哪家可以挑战新公司的行业老大地位,而且优酷土豆宣称合并后公司将在内容差异化、影视版权采购、后台数据整合、营销组合等多方面实现协同,可以提升与版权方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版权采购成本。但是实际效果却很不尽如人意。除了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优酷土豆实现了仅仅730万美元的相当微薄的利润之外,在合并后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优酷土豆几乎一直在亏损,除了旧有的广告模式外,新的高盈利模式并未形成。

  业内人士认为,滴滴和快的打车的合并也要警惕类似的风险:品牌形象和业务范围雷同因而很难形成互补,用户群体高度重合导致组合后的市场必然缩水。这只是风险之一。从长远看,长期的烧钱模式只会让资本方和创业者不堪重负,两家合并后,很可能会减少之前为了争夺用户而进行的补贴活动,那么因为补贴优惠而聚集起来的边缘用户将大量流失。

  从两家公司的背景来看,滴滴打车是推广微信支付的重要渠道,而快的打车也是阿里拓展支付宝用户的有力武器。合并后,如果支付工具通用,那么腾讯和阿里之前的战略竞争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不能通用,那么滴滴和快的打车的合并只能沦为形式上的变化。最后,目前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盈利模式上并没有实质上地创新,这更为两家合并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焦虑。

  “黑专车”事件影响估值

  滴滴和快的打车的合并交易落定,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将达60亿美元,且上市进程或将提速。

  但是,相关政策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监督部门相继查处了多起“黑专车”事件,这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带来了估值的风险。

  沈阳是第一个叫停专车的城市。2014年10月底,沈阳市交通局明确表示,在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以提供“专车”或“商务租车”服务为名的营运行为,属非法营运行为。

  2014年11月18日,南京市客管处发表声明,“严禁私家车、挂靠车等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

  2014年12月24日,山东省淄博市交通运输局明确表态称,任何私家车、社会车辆等非正规出租车辆通过任何打车软件从事出租客运,均属非法行为。

  2014年底,上海市交通委向媒体通报,将对未遵守客运出租汽车调度服务规范、未提供相关驾驶员和车辆信息或者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或者车辆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15年初,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表示,目前执法人员查到的所有使用滴滴打车、易到以及快的打车软件来提供专车服务,全部属于“黑车”运营。

  北京、上海等城市是专车运营的首要根据地,也是各地监管措施的风向标。专车是滴滴、快的打车公司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目前,专车尚未得到合法合规的经营许可,依旧顶着“黑车”的头衔。再加上前文分析的公司本身盈利模式、用户粘性的不足,合并后的滴滴快的新公司能否顺利赴美上市,能否如预期那样取得60亿估值,前景难料。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