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可转债估值走高标的减少 基金经理逐渐转谨慎

2015年02月16日 08:46    来源: 中国基金报    

  2014年债市牛, 可转债可谓一枝独秀。不过,随着前期可转债上涨,其估值走高,加上部分可转债退市导致市场标的减少,可转债的风险逐渐积累,基金经理对可转债的投资逐渐趋于谨慎。

  前期股市走势强劲,可转债趁势上涨,不少 债券型基金及 保险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自2014年底就陆续提高了对可转债的配置仓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场开放式 债券基金持有可转债的总市值为716亿元,相比去年三季度末增长了39%;平均每只债券型基金持有的可转债市值占净值比达到14.13%,相比去年三季度末增长了46%。

  其中,建信转债增强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增持了250万张中行转债、181万张南山转债,博时转 债基金、博时信用债券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也分别增持了137万张、121万张平安转债,招商可转债基金、工银瑞信增利基金分别增持了115万张、102万张民生转债,易方达安心回报增持了111万张国电转债,大成强化收益基金增持了101万张东方转债。

  此外,在QFII中,花旗环球金融截至2014年12月31日也持有3.60万张东华转债,持有面值占未转股余额的4.35%。

  一家大型 基金公司的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2015年初,仍有不少可转债基金及保险资金增持可转债。

  随着涨幅积累,加上可转债标的逐渐减少,也有基金经理对可转债的态度逐渐转向谨慎。前述资深债券基金经理说:“可转债目前的风险并不小。由于可转债标的稀缺,而可转债基金和其他机构仍然存在对可转债的配置需求,可转债的溢价率被推高,部分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已经达到30%,这相当于投资者需要用高于股价30%的价格去买可转债,估值太高了。”

  另一方面,可转债标的持续减少,也令基金经理对可转债配置更为谨慎。

  华天转债、隧道转债、平安转债、久立转债、国金转债在2014年陆续退出。剔除已退市的可转债,目前全市场可转债数量仅29只,发行总额为1716亿元。

  “随着股票市场上涨,很多转债都纷纷开始退市,2015年如果不考虑新 增发行,存量可能降四五百亿元。但是,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同样的资金甚至更多的资金追逐更少的转债,必然造成转债估值的泡沫。目前,更应该关注2015年可转债和可交换债新的供给能不能跟上来,会不会有大量的新发的转债进入市场。”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李海鹏分析道。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