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2月12日),现代牧业(01117,HK)发布公告称,非全资附属公司已取得在中国发行本金总额不超过18亿元的中期票据,并于2015年2月11日完成发行第一期中期票据,为期3年,本金总额2亿元,利率为6%,净额收益将用作偿还银行贷款及营运资金。
近日以来,乳企的“钱袋子”似乎都不充裕。辉山乳业(06863,HK)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汇丰银行签订一份贷款函,可借入最高达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4亿元,用于支持公司营运资金、资本性支出或替换其在中国境内利息较高的银行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从事上游养殖业务的现代牧业、辉山乳业和中国圣牧(01432,HK)借款逾138亿元。对此,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表示,国内上游奶牛养殖所需资金很大,且投资回收期长,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融资缓解资金压力或降低财务成本。
难靠自有资金扩大规模
在此次发行票据融资前,2014年4月,现代牧业非全资附属公司发行了第二期本金总额为7亿元的短期票据,利率为6%,为期一年,净额收益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
“国内奶牛上游养殖投资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依靠自有资金去扩大规模,尤其是万头牧场,只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利息支出也随之走高。”原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乳业专家王丁棉称。
现代牧业去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1~9月,现代牧业财务费用约1.87亿元,相较于2013年同期的约1.34亿元增长近40%。
无独有偶,截至2014年9月30日止的6个月,辉山乳业融资成本净额约1.56亿元,相较于2013年同期的1.07亿元增长近46%,主要是本期间资本支出带来的银行借款提高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增加所致。为了降低利息支出,辉山乳业开始寻求在境外融资,拟向汇丰银行融资不超过1.24亿元只是个开始。
辉山乳业投资者关系联络人陈珈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境内借款的平均利率在6%左右,而汇丰银行这笔借款利率在3%左右,相差一半左右,以后公司会逐渐利用境外借款替代境内借款。
养殖业存量整合呈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圣牧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9.44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近3.26亿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现代牧业银行结余及现金约8.85亿元;同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约为21.32亿元和32.55亿元,共计53.87亿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辉山乳业短期借款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约24亿元,外加一年期以上的长期借款约51亿元,借款余额共计7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近30亿元。
这意味着,上述3家从事上游养殖业务的企业借款达138.31亿元,货币资金则为42.11亿元。
“辉山乳业等之所以银行借款余额较大,主要是因为打造全产业链所需巨额资金投入;若得不到地方政府在土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全产业链模式在国内不具备可复制性。”宋亮等业内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由于自投自建牧场成本过高,国内已有企业开始寻求“存量整合”,即对现有小规模牧场和散养户的奶牛进行托管。
中鼎牧业总裁孙国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鼎牧业采取轻资产的牧场托管模式,以整合目标市场城市周边优质牧场,目前奶牛存栏2.5万头,日产鲜奶260吨,供给伊利、蒙牛、光明和君乐宝。
谈及存量整合,宋亮表示,一方面通过科学饲喂可提高奶牛日单产,增加收入,但更多地还是通过整合资源,在与上游饲料供应商和下游乳企进行谈判时,形成话语权。
王丁棉坦言,散养模式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受到乳制品企业拒收奶的打击,存在着奶价低、卖奶难的问题,加之政策的不利导向,终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