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银监会与财政部共同制订并发布《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建立信托行业有效化解风险、维护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普遍认为,保障基金作为构建信托业的安全网是信托行业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此举可以看作是“99号文”所做出的重大创新的落实。此前的4月10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即备受瞩目的“99号文”,提出要探索设立行业稳定基金。“99号文”初步绘就了信托业转型发展蓝图,提出要将信托公司打造成服务投资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可以说,历经30多年探索与创新,站在新的起点,在监管规范和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信托行业正在迈向新征程。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信托行业快速发展,管理资产规模仅次于银行业。截至2014年11月末,国内68家信托公司国有资产3235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13.28亿元,实现净利润393亿元,位居我国第二大金融门类。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信托,这一寄托人类原始文明的情感模式、行为模式的行为,在现代商业文明大潮中以其独有的方式成为金融业的重要力量。信托制度在欧美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运用,然而我国在引进起初并没有一成不变地照搬。
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诞生,承载着的是改革开放赋予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初期,在资金匮乏和资金融通不畅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充当了资金融通的主体以及市场经济的实践者。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资本市场急需发展而金融创新又匮乏的情况下,信托公司成为资本市场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孵化基地。但由于信托公司本身处于功能定位的实践探索之中,导致信托公司发展经历了颇多曲折。2001年“一法两规”颁布,信托公司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拉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在泛资产管理时代,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需求快速膨胀给信托公司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在新时期,信托公司秉承创新基因,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目的自由、财产独立、权益分离和责任法定的优势,将在传统融资类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推动业务转型和升级,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受托服务等多种业务有机结合,逐步发展成为风险可控、守法合规、创新不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信托机构。信托公司将真正做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走上规模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0月末,信托公司投向实体经济资金余额8.93万亿,占受托资产规模67.6%。其中包括交通等基础设施2.67万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99万亿元,支持“三农”项目1293亿元。
“信托业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中国信托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信托的综合性、集成性和包容性,以及法律所赋予的地位和功能,使得信托公司有更多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来服务实体经济。”
在安徽宿州的埇桥区,农田一望无际。这里地处淮北平原,有多条河流经过,是传统的农业大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田耕种,春华秋实,农民们的传统生活如今正在发生变化。土地,可以产出粮食,还可以成为新型财富工具
2013年10月10日,中信信托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土地流转信托计划——“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流转后的土地计划建设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参与到信托计划的农民除基准地租的常规收益外,还可获得每年地租增值部分的70%的利润分成。除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外,更重要的是使农民的身份得以转移——从农民身份转为产业工人身份。在保证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园的建成可为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获得一份产业工人的工作,从而又多获得一份收入。
信托制度最早即从土地权益转让的需求中产生,至今仍在英美等国被广泛运用于土地权属的维持和流动。“一边是专业的农业服务公司,一边是农民,信托公司居于二者之间,对效率和公平进行有效的平衡”,中信信托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信托公司把僵化的土地转化为具有活力的资本,使得不能挪动的土地财富变成可携带的、流动的财富。”拿下第一单后,中信信托相继在山东、贵州、河南和宁夏等省份推出多个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不久前的11月21日又在黑龙江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3年底,土地流转信托已覆盖安徽、湖北、山东、江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贵州、新疆、四川、河南等10余个省市地区,集约土地超过百万亩。
在“三农”领域,信托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股权代持等服务模式,将资金引入“三农”领域,并创新推出土地流转信托产品,提供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综合方案,为“三农”的多层次需求提供有力支持。据统计,2013年,信托业共投入资金535.01亿元,助力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30多年来,信托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很多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信托投资公司作为窗口企业,在海外市场发行债券,为经济建设筹集了宝贵资金,这些资金多用于引进设备和进行重点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近年来,信托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公益事业等领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较快发展。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信托业通过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通过转型升级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信托业凭借着自身良好的投融资体系和机构服务体系,积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借助产融结合等模式,创新信托产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优势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昆仑信托发起设立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并通过“信托+基金”模式引入外部资本。2013年基金引入外部资金1.5亿元,投资于四川长宁页岩气项目,不仅推进了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并且探索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模式;中诚信托于2013 年提供5 亿元信托贷款,支持国内大型煤电铝联产企业——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煤电铝镁一体化的综合建设,等等。
同时,信托业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伙伴合作,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信托贷款等产品,为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提供资金,积极支持地方公路、铁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特色产业发展。多家信托公司分别与地方政府及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协议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合作、支持城镇化建设等领域。
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近年来信托业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托融资产品,通过信托贷款、股权投资、特定资产权益投资、应收账款收益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比如,2013年12月,中诚信托发行国内首例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产品。发行总金额13.67亿元,入池基础资产均为优质中小微企业贷款;外贸信托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成立了业内第一家小微金融事业部。2013 年,外贸信托与多家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信托贷款、应收账款附回购、财产权信托等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合计为39 亿元的资金支持;北京信托在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联盟中发挥独特作用,不断扩大与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关村管委会、担保公司及多家银行的密切合作,共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14年9月,北京信托已成功发行中小企业信托产品65个,累计募集信托资金69亿元,共发放信托贷款近700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金融改革试验田和生力军
1984年11月14日,在上海飞乐电声厂,许多人早早来此排队,队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人头攒动,盛况空前。他们是来购买股票的。但当时,国内还没有证券营业部,于是人们像买电影票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等公司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其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这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小飞乐”。
两年后的1986年11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率领的美国证券代表团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邓小平同志的会见。凡尔霖给邓小平带来了两件特殊的礼物——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样本和一枚可以自由通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徽章。邓小平将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回赠给他。于是,凡尔霖先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位外国股东。
人们也许不知道,1984年,是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代理发行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此后的1986年,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开办股票柜台转让,这是我国建立股票市场的尝试。从1986年9月26日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公开挂牌交易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到1990年12月沪深交易所开业为止,上海、深圳共有12只股票先后经批准进入了柜台交易。
信托投资公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开创者,是我国经营证券业务时间最早的一类金融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证券经营机构。
信托业一直是金融改革试验田和生力军。当代中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开始于1984年。而以1986年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试办企业债券转让为标志,开始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债券二级市场的尝试。
近年来,信托公司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源业务,发挥其跨市场投资的能力,作为联通投融资方的桥梁,利用信托制度所赋予的风险收益重构能力合理定价,成为理财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和提供商。金融创新的原始基因始终给信托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开拓资产管理市场
2012年,信托业首单海外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炉,开创了行业先河。这个名为“上海信托铂金系列大中华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是国内首单集合QDII业务,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多个创新特点,不仅具有分层的结构设计、信用增信的保障措施、多方协同管理的投资运营模式以及境内外一揽子的托管服务,其投资范围也扩大到大中华地区,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海外固定收益市场的渠道,提升投资者海外资产的整体组合效率。这一信托产品因创新性获得2013年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三等奖,这是近几年信托公司积极开拓资产管理市场的一个范例。
“对信托公司而言,转型资产管理与基金管理公司竞争,需要扬长避短,在市场中寻找自己合适的定位,建立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产品线和产品架构逻辑”,对此,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为客户真正打造全面资产管理服务可以有多种创新手段,从期限上调整,从交易模式上调整,甚至从切入的市场进行调整,都可以寻找到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理念。”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和个人财富迅速增加,财富管理需求急剧膨胀。2007年制度改革后,信托公司发挥制度优势和资金优势,设计推出类型丰富的信托品种,为具有风险意识和投资意识的合格投资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信托理财服务,在理财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前提下,信托公司开发出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受托、受托境外理财、股指期货投资、私人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跨领域多元资产配置、阳光私募、TOT证券投资、基金化地产信托等特色信托产品,同时公司直销能力逐步提升,逐步实现了从一般性理财机构向专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的转变。
随着信托公司客户结构与产品创新持续升级,专业能力和社会认同逐步加强,不仅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且稳中取进,以差异化的存在价值与商业模式稳固了市场地位,以良好的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赢得了投资者的尊重与青睐。2012年下半年监管部门陆续推出资产管理新政,给其他金融机构业务进行业务“松绑”,此后资产管理市场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可以说,是信托公司打开了“泛资产管理时代”的大门。
营造健康财富观和社会心态
2014年10月底,90后女孩纪凯婷因80亿元财富登陆胡润富豪榜,令外界目瞪口呆。年仅24岁的纪凯婷,取代Facebook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成为福布斯最年轻富豪。据国内媒体披露,纪凯婷是龙光地产掌门人纪海鹏的女儿,现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她通过不同的公司及家族信托持有龙光地产85%的股权。
家族信托这一财富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已比较盛行,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很多西方富豪采取家族信托方式来进行财富的管理、分配与传承。比如,2000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设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基金会,并陆续将其与妻子名下的资产转入该信托基金。此外,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等都通过信托方式来管理家族财产。业界普遍认为,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未来空间广阔,家族信托等财富管理工具也将渐渐兴起,这也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良好契机。
其实,财富背后蕴含的创富精神、成功愿望、济世情怀和商业伦理远远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营造健康的财富观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品德教育和社会宣传,而是需要良好的财富管理体系和阳光化运作机制,让高净值群体能够身有保障、心有归属,推动其主动感恩社会和履行财富责任。
近年来,信托公司依靠其天然的信托制度功能,为改善社会福利和提高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在构建社会有效财富管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优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信托公司在构建社会有效财富管理体系方面探索了多种表现方式:一是通过参与建立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普惠性金融体系,为民间资金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效机制和渠道。二是通过权益重构融入民主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框架,履行民主监督和专业管理的职责,避免了权力集中下的利益失衡,改善总体的综合治理效果。三是通过信托机制帮助高净值群体实现慈善目的,依法开展救济贫困、救助灾民以及发展医疗、环保、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此外,随着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的迅猛增长,信托公司以独特的制度优势、宽泛的投资范围、灵活的交易安排受到社会各方关注,信托产品“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投资者教育理念在社会中逐步推广,信托观念秉承的对法律、合同的尊重,契约精神和尽责承诺逐渐为人所知。
开拓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新征程
从2007年底的9621亿元,到2008年跨过1万亿元大关,再到2014年11月末达到13.28万亿元,国内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财产总额迅速膨胀。与2004年末2102亿元的受托信托资产规模相比,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增长60余倍。
回顾此前我国信托公司的现代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2001年《信托法》出台为标志,分为《信托法》出台前的“探索发展阶段”和《信托法》出台后的“规范发展阶段”。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信托业正式恢复。至1999年,国家对信托公司进行了共5次清理整顿,处置了信托公司多年来积累的风险。200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颁布实施,使我国的信托公司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使信托制度在中国得到正式确立。2003年以来,信托公司由银监会负责监管,银监会努力遵循信托公司的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引导信托公司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信托行业开始步入良性、快速、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特别是2007年以来,银监会修订并出台了信托公司新“两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经营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从此,信托公司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面貌焕然一新。
总的来说,30余年来,我国一直处于经济体制变革和转型时期。就信托公司而言,相对比较年轻,其外部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监管环境还不够成熟,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领域都缺乏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出现失误和挫折在所难免。信托公司的发展是顺应时代需求的结果,30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接受“三期叠加”的考验,而信托业将面临“五期叠加”发展环境的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信托公司来说,还同时处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期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托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又要能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开拓思路,锐意进取。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带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化,信托顶层制度设计也将日益完善,越多越多的人群要求提供多样化的理财和金融增值服务,这些新的需求促使信托公司需要重新思考未来发展模式。
“答案就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业内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未来,从信托的制度功能出发,信托公司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可以打造三大服务模块:一是传统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升级成规范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二是以金融服务功能为基础构建资产配置平台,大力发展资产配置业务;三是利用财产转移功能拓展社会服务,开展财富规划和财富传承业务。
2014年中国银监会下发“99号文”提出要大力推动信托公司转型:“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鼓励开展并购业务;积极发展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鼓励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探索家族财富管理;完善公益信托制度”。“99号文”总体上是要推动信托公司回归本源业务。事实上,现在的中国信托公司已具备了以财富管理为宗旨的信托服务业的成长土壤。中国的人均GDP从2008年的3400美元增长至2013年超过6700美元,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中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全面大爆发时期,这对信托公司来说是一片伸手可触的“蓝海”。
伴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金融市场专业化程度逐渐加深,信托公司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监管政策、社会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的促使下迈上更专业、更系统、更规范的发展道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以诚为本,和通天下”,未来,信托业有望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中开辟出一片全新天地,最终成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的中流砥柱。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