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民币止跌回暖央行“即兴”降准缓解流动性

2015年02月05日 08:02    来源: 金融投资报     陈思源

  新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跌宕起伏。2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跌至6.2604,再度逼近央行设定的单日汇率浮动下限2%。然而,3日,人民币在即期市场上的表现仍是一路走跌,盘中最大跌幅1.96%,为即期汇率连续7个交易日中第6次逼近跌停。不过,就在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终于大涨130点,创下今年以来单日内最大涨幅。

  2月4日晚18时许,中国央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表示,降准更多的是释放信号作用,奠定了今年货币宽松的基调,同时降准也是符合市场的普遍预期的,这样一来,整个金融市场的走势在一季度就已经明朗了。

  人民币几度逼近跌停

  实际上,从1月28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便开始走弱。当日,即期汇率盘中逼近2%的跌停线,这是三个交易日内人民币的二度接近跌停。不过,就在当天,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82基点,为6.1282。早盘,人民币即期汇率最低触及6.2481,较中间价最大跌幅达1.96%,再次逼近2%的跌停水平,刷新此前最低纪录。与此同时,2月2日起的继续下跌,为春节前的人民币汇率再度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有相关交易员坦言,人民币汇率不停下跌的幕后推手,正是越演越烈的人民币境内外汇差的套利行为。“上周一以来,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与金融机构从境内人民币市场大举购汇(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然后将这些美元资金迅速转往香港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结汇(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从而套取人民币的境内外汇差收益。”

  “由于这种套利行为引发境内市场的购汇盘潮涌,很快触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逼近跌停。”上述外汇交易员指出,目前参与这类套利交易的,主要是境内贸易企业。一方面他们有利润转移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们购汇额度往往高于结汇,从而间接锁定人民币贬值风险。

  “当前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行,并非人民币太弱,而是美元太强。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是人民币汇率大跌的主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美元指数一度突破95关口,创11年来新高。美元涨,相对应的人民币必然呈现下行压力。

  2月3日,记者获悉,央行公开市场将进行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5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一共向市场投放900亿流动性。这是央行时隔一年重启逆回购工具以来连续第四次操作。与此同时,央行略微上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至6.1369,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还是大幅下挫,盘中一度跌至6.2572,较中间价跌了1.96%。

  有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一定调整,是对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走强的正常反应。“尽管人民币对美元下跌了不少,但对欧元、瑞士法郎、澳元、日元等主要货币都是在涨,因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没有跌。”

  然而,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大涨130点,涨幅达0.21%,创下今年以来单日内最大涨幅。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汇率即期的反弹主要是受到国际消息的影响,隔夜有媒体称,希腊政府撤回减债要求,令市场乐观预期欧元区不会再次陷入危机。欧元兑美元创先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并推动美元指数大跌1%,进而间接利好人民币。

  央行“即兴”降准引热议

  “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但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接近均衡价格,大升大贬都不合适。此外,人民币汇率还受到中美贸易顺差过大的制约。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美国不会答应。”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5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不可能,持续大幅度贬值也不可能。即期汇率将延续2014年的态势,波动区间可能在6到6.4。

  有不少市场分析人士此前称,人民币贬值已打消了近期降息降准的可能。因为贸然降息降准必会促使人民币加速贬值,套利资本加速撤离。

  低预期却迎来了央行的“高回报”,就在2月4日晚18时许,中国央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表示,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公告中,央行还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对此,有经济专家表示,此番央行降准靴子落地,这是继2012年降准后,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据测算,按照2014年12月存款计算,此次统一下调准备金率将释放近5868亿流动性,加上定向降准,整体估计释放流动性6000亿左右。“降准之后,将释放5000亿以上的资金,增加银行可贷资金,利好实体经济,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资产配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该专家表示,外汇储备的投放渠道减少也是央行降准的原因之一,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

  记者早前了解到,近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都不及预期,加之,近期SHIBOR各期限利率持续上涨,市场资金面紧张。已经有多家金融机构早先已料央行将在2月进行降息或降准,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事实上,记者统计发现,央行公自去年12月16日至12月31日,央行进行了8次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最短期限为1天,最长为7天,共8次投放流动性累计资金达8550亿元。

  除SLO工具外,央行在过去的一年里还使用了常设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定向工具来调节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而全面存款准备金工具则未见使用,甚至7天期逆回购也被冻结长达一年之久。业内看来,央行此举就是在于平缓节前短期流动性,避免资金利率大起大落。“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去年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为近年来较低,房地产投资逐级下行,由于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也难以企稳。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目前生产和投资的资金面还是比较紧的,此次降准的目的使流动的资金更加充裕。”有关研究机构研究院表示,降准将使更多的资金流入到经济领域,但上次降息后很多资金流入到股市和资本市场,并非降准降息要达到的目的。目前小微企业是真正决定市场活力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最重要作用的经济主体,但小微企业等到的资金支持并不是非常充裕。“因此此次降准采取普降加之定向降准的方式,更加体现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