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董少鹏:证监会是“猫” 但融资者不都是“鼠”

2015年02月05日 07: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近期,有关融资融券监管的认识出现了不小的争议。笔者认为,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日常性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但是,也要防止“运动式”监管,避免发出“借常规监管手段打压市场”的误解。

  近期针对两融检查,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相继表示与打压市场无关。不过很多投资者还是认为,三个部门集中稽查两融就是在打压市场。那么究竟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从监管者来讲,要坚决去除“父爱主义”,只管是不是违规、是不是合规,至于市场的涨跌如何,是不是很多人踊跃地融资买股,只要是合规的,不需要去管他。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融资融券交易额占市场总体交易额的30%多一点。而国际成熟市场,常态下的融资融券交易额占比是20%到25%。相比较而言,我认为中国股市这个水平是基本平衡的,是正常的。而目前融资融券的查处结果也说明,确实存在少量的违规行为,但整体是比较健康、比较正常的。我们还是要相信,机构和投资者个人总体上是具备风险防范意识的。

  从投资者来讲,包括机构投资者,也不要渲染查处违规就是打压市场的说法,毕竟,调查结果已说明,违规行为的比重、家数和金额都是不大的;同时,总会有人试图违规,这在任何市场上都是一样的。监管者和违法违规者就像猫捉老鼠的关系一样,猫如果不去找老鼠抓,那才是怪事。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对市场的交易行为进行日常的、常态化的巡查,市场应该习惯,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接受调查不一定有事,没有被调查不一定没有事,关键是日常稽查要持续下去,就像空气随时都在一样。

  监管不要搞“父爱主义”,指数涨得多了就打屁股,不涨了给块糖吃,不能这么理解。当然,监管者对于维护市场信心是有一定的责任的。这也是监管机构对融券问题进行澄清的一个重要原因。监管者要发挥维护信心的作用,但是涨跌终归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不能干预。

  去年7月份牛市启动的时候,就有所谓“人造牛市”、“杠杆牛市”的说法,笔者很不赞成。我们还是要看杠杆率到底高不高。去年12月时杠杆率是20%之内,目前为30%多一点,总体上跟国际发达市场是持平的。

  还有一种认识是,私募基金吸收了银行理财产品提供的配资,还有的吸收了融资公司提供的配资,所以,牛市就是“杠杆牛市”、“人造牛市”。笔者不支持这种说法。我们看融资,主要应该看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数额,其他指标是辅助的。

  市场上有人借钱炒股,如果违规,监管机构就应该查处它。这和通过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融资不是一回事。

  银行理财产品的配资,本身是老百姓的理财资金,是余钱,不是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那里获得的贷款。这种资金通过私募配资方式投资股市,性质是不同的,应该算作“跟投”。不管配资比例高与低,都不同于券商对客户融资。把理财资金通过合适的方式运用到股市里进行投资,包括有的是博短差,我觉得是市场经济、股票市场应有的和必要的操作方法,只要没有触犯法律红线,不应该非议。私募基金产品获取收益之后,依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分配给理财产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私募基金与理财产品之间,只要设定了风险管控条款,有抵押物,我认为是应该允许的。

  当初没有融资融券的时候,大家天天盼着推出来;现在有了之后,又整天提心吊胆,要盯住融资融券的一举一动,这是“父爱主义”泛滥,没有必要。只要相关机构没有触及监管红线,就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近期股市调整,其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对稽查两融产生误解,市场自发降温;一个是去年7月下旬以来,股市涨幅比较大、比较快,有修复的内在需求。从2014年蓝筹股的业绩来讲,笔者的预期偏于乐观。大家已经看到券商业绩情况,很多公司净利润的增长超过100%。其它蓝筹股包括银行股,多数的市盈率还不是很高。因此笔者认为,蓝筹股业绩不支撑价格上涨的说法是虚弱的,目前蓝筹股仍然有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