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P2P行业脱离幼稚期 监管洗牌时机已经成熟

2015年02月01日 07:52    来源: 和讯网    

  2015年开年以来,P2P行业发生了发生了几起震动全行业的事件。

  首先是银监会架构大调整,设立普惠金融工作部,P2P、小贷、融资担保均由该部负责;其次是大公国际旗下公司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对外公布网贷平台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因名单牵扯部分知名平台,以及出现细节错误被行业质疑;此外近日里外贷、上咸bank两家P2P平台爆雷,其中里外贷牵涉未偿付资金高达9亿元,被称为史上最大危机。

  纵观近几年的P2P行业,就会发现当年的几大重要事件无不意味着行业的走向,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所以2013年被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爆发年,以人人贷融资1.3亿美金为开头,这一年P2P投融资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无数企业跨行业进军P2P,P2P行业平台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2015年开年,P2P行业出现的监管变动、平台爆发兑付危机,无不暗示着2015年是监管年和洗牌年,监管、洗牌将成为今年P2P行业的主题。

  监管今年能来么?

  P2P行业在过去的数年间饱受无监管之苦:行业鱼龙混杂,无准入门槛导致不管有无实力,只要花几千块钱买个网站模板就能“大干快上”;无行业标准,导致资金错配、资金池等高风险模式频频出现;无监管机构和条例,导致平台跑路事件频出,诈骗平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用户投诉无门,诈骗行为审判无依据。

  从2013年起,行业就不断出现“监管将至”的消息,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假消息,翘首以盼的从业者屡次被“放鸽子”。

  那么,2015年P2P行业的监管是否能真的到来呢?其可能性很大,虽然过去两年监管落地的消息一次次“踏空”,但监管机构的工作进程却在逐步推进。

  2013年是监管对P2P的摸底年,7月份时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邀请红岭创投、宜信、人人贷等网贷平台负责人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从经营情况、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方面着手,全面“摸底”整个P2P行业。

  在对P2P完成摸底之后,2014年监管层开始着手推进监管方案,明确了由银监会牵头来承担对P2P监管,监管的细节也开始向市场释放:划定了P2P发展四条红线,提出了监管的十大原则,强调了P2P风控机制。

  监管细则已经越来越具体,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证明监管方案渐渐开始成熟。

  除了监管方案外,不断跑路的P2P也要求监管必须尽快跟上,所以可以判定2015年监管出台的可能性很大。

  监管会是什么样?

  所谓监管一是监,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二是管,就是管理,约束行为准则和红线,此外对违规进行惩罚。

  对于P2P行业的监管,其整体面貌虽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但结合此前证监会发布的股权众筹的监管草案,以及之前监管官员的对外表述中依然能窥得一鳞半爪。

  管理机构

  关于P2P平台和行业的管理,是由银监会单独管理的可能性不大,P2P行业大规模资金的流动,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央行可能也会参与其中,所以可能会形成银监会为主,央行为辅的管理方式。也可能仿照小贷公司协会的方式,采用由央行和银监会牵头发起网贷协会,由其进行管理。

  准入门槛

  准入门槛方面,应该会有注册资金的要求,唯一不确定的是具体数字,此外很可能会对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背景以及平台的技术设施做出要求。

  管理方式上采用备案制还是注册制均有可能,可以参考的是股权众筹正在考虑施行备案制。

  业务规范

  前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层表示,P2P平台要落实实名制原则,投资人与融资人都要实名登记,资金流向要清楚,避免违反反洗钱法规。

  央行和银监会均指出,P2P平台有五条红线:1.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2.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3.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4.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5.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此外对资金托管方面的规定也值得期待,银监会称投资人的资金应该进行第三方托管,银行托管的可能性最大。

  信息披露

  P2P平台的披露一方面是向监管机构汇报,第二是向投资者公开业务信息,监管部门鼓励行业尽可能引进正规的审计机制。

  何时披露,采用何种信息披露手段均是关注重点。

  风控管理

  对平台要求有一定的风控团队和能力确保项目正式和安全性,对借款人,要确保借款项目的真实合法,对投资者要保护投资者隐私,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惩罚追诉机制

  诈骗跑路现象的频发,要求对跑路者做出惩罚,在惩罚时有规可循,要有惩罚制度;此外投资者也要求对平台不规范行为造成的资金损失要求赔偿,因此要有赔偿制度。

  洗牌时机成熟

  在2015年之前,P2P行业一直处于净增长的状态,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显示,2014年国内P2P平台数量约1600家,较前一年增长了接近100%,交易额增长2.5倍。

  任何产业,当参与者达到高峰之后,洗牌是必然的现象,从P2P在中国萌芽的2007年到势不可挡的2014年,随着平台数量、交易规模的不断膨胀,P2P开始经历七年之痒行业跑路不断。

  进入2015年,则意味着行业开始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P2P也将进入洗牌阶段。

  那些因素会导致洗牌?

  僧多粥少的市场竞争是导致洗牌的因素之一,据统计目前国内有1575家平台,但用户总共只有100余万,在市场中每一个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实力强大者必然会谋求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必然导致实力弱小者被挤出市场。

  监管的干预也会促进洗牌,监管对行业门槛的要求,对业务模式的要求,对风控的要求,必然导致一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平台被迫退出行业。

  市场的自我淘汰机制推动洗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宏观大环境也会对细分行业造成影响,行业参与者会面临各种不同的考验,市场将不断的对平台的风控能力、掌控力、危机处理提出挑战,平台需要一次次跟上市场脚步跨越“龙门”,落后者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用户的选择促进市场洗牌,一方面是互联网极低的转移成本,另一方面用户对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留住原有用户并吸引更多的用户,对任何平台都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洗牌的过程就是一个平台不断出局、市场集中的过程,作为平台显然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被淘汰出局。

  平台该如何做才能确保在市场惊涛骇浪中平稳前进呢?

  首先,要守住底线,避免违规,平台要遵守监管的要求,不碰行业底线,自融自保、资金池、诈骗违规平台必然首先出局。

  其次,要创新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好用户,用户体验是决定用户停留的关键,P2P要积极采用创新的互联网的技术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扎实的服务留住用户,获得核心用户群体,然后徐图进取。

  第三,用独特的商业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力,平台模式高度雷同是P2P行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洗牌到一个阶段,决定平台是否出局的关键是看平台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比如说项目获得能力、风控能力、运营能力等等。平台要深耕细分领域,在细分领域中确立领先优势。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