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估值压力渐现 转债跑输正股

2015年01月27日 07:2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A股普涨的背景下,周一沪深两市可转债意外表现疲软,个券跌多涨少,大盘转债尤其羸弱。市场人士指出,当前转债估值已透支了相当高的股市上涨预期,进一步扩张的动力减弱,但转债赎回潮不断,稀缺性有望为转债提供一定抗跌性。

  周一A股市场继续上攻,题材股全面开花,权重股表现稍逊,但也只有金融板块出现调整,整体呈现出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态势。当天两市正常交易的可转债共25只,对应正股有23只上涨,只有2只下跌,转债个券表现则远不及正股,收盘下跌者多达17只,上涨的只有8只,且转债涨幅多不及正股。如两市涨幅居首的中海转债,全天上涨1.34%,正股中海发展(行情,问诊)上涨3.16%;此外,正股恒丰纸业(行情,问诊)上涨5.17%,恒丰转债仅微涨0.03%。周一两市上涨转债中唯有中海涨幅超过1%,下跌个券却有12只跌幅超过1%,其中大盘转债由于正股走势稍逊一筹,表现尤其羸弱,如民生、石化转债跌幅双双下跌3%以上,工行转债跌幅超过2%,浙能、中行双双下跌1%以上。

  周一转债跑输正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转债市场存在一定估值压力。数据显示,目前未触发强赎的转债转股溢价率普遍高于20%,次新券如格力甚至高于40%,转债估值已经透支了相当高的股市上涨预期,对估值带来一定压力。与此同时,已触发强赎的品种,则存在向赎回价回归的压力。这两方面因素均不利于转债估值进一步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转债赎回潮还在持续上演。工行26日披露了实施赎回事宜的相关安排,“工行转债”的赎回登记日为2015年2月12日,自2月13日起,工行转债将停止交易和转股。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随着存量转债尤其是大盘转债相继赎回退市,存量转债的稀缺性将不断显现,有望为转债提供一定的稀缺性保护。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