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今年新三板建设将侧重四个方面

2015年01月13日 09:2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新三板在2014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市场广度、深度,还是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均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政策上的突破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值得挂牌企业、中介机构和投资者为其点赞。2015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有理由对新三板的发展充满期待。

  2014年,新三板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挂牌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14年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572家,比2013年增加1216家,平均每月挂牌100家。挂牌企业覆盖了18个行业,以及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同时,总市值达4591亿元,是2013年的8倍。从企业数量、覆盖范围、市场规模等各个角度评价,新三板的成绩卓著,其发展速度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独树一帜。

  其次,推出做市商制度,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2014年8月份做市商业务上线,8月份市场成交量是7月份的6倍,成交金额是7月份的3.6倍,换手率是7月份的3倍。此后几个月,股票成交依然保持高位,远优于做市商推出之前的情况。年末机构投资者达4695户,是2013年的4.3倍,个人投资者达4.4万户,是2013年的6倍。市场的参与者大幅增多,人气日渐提升。

  再次,融资功能得到体现。2014年共327次股票发行,远高于2013年的60次,发行金额130亿元,是2013年的13倍。资产重组和收购活动非常活跃,总额达16亿元。同时,新三板推出29项合作银行专项产品,为挂牌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最后,扩大推荐和做市队伍。2014年12月2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从推荐、做市、投资、风控、监管等方面给出指出意见,旨在扩大推荐和做市队伍,增加投资群体,控制市场风险,完善监管体系,该通知必将壮大新三板的参与群体,再次推动新三板快速发展。

  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元年,也是新三板发展的元年。新三板在2014年实现了诸多突破和成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寄予厚望。笔者认为,目前摆在新三板面前的有四大工作重点,如果2015年各有突破,新三板的发展将再上台阶。

  一是继续增加挂牌企业数量。新三板要提高对中小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这需要继续增加挂牌企业数量。目前中国有将近5000万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共同难题,发展直接融资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优良途径。新三板作为优化融资体系的重要尝试,需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吸引更多有融资意愿的企业进场挂牌。

  二是适时推出竞价交易制度。新三板目前的交易方式有协议转让和做市两种,只差竞价交易。借鉴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新三板定位于中国的纳斯达克,推出竞价交易势在必行。并且,顺应挂牌企业的交易需求,由做市交易为基础,推出竞价交易乃水到渠成。在交易方式齐备的情况下,挂牌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交易方式。

  三是推出市场分层管理框架。在挂牌企业数量较少时,分层管理意义不大。但是随着企业数量增多,不同企业的规模、行业、地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执行一刀切式的治理规范有失公平。新三板的分层管理制度需兼顾强制性和灵活性。市场划定分层标准,企业自主选择是否进入更高一层,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中,以底线监管为主。

  四是大力丰富市场融资工具。企业进场挂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满足融资需求。新三板除了完善目前的股票转让制度外,需试点推出优先股制度。并且,需深化与银行的合作,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与基金、券商、投资公司合作,推出债券和基金等融资工具,丰富挂牌企业融资渠道。

  2014年新三板市盈率为35倍,远大于2013年的21倍,2012年的20倍,表明市场看好新三板发展前景。展望2015,新三板的四大工作重点需循序推进。挂牌企业数量是基础,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才有分层管理的必要。分层管理需考虑企业意愿,推出竞价交易是分层管理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丰富融资工具是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市场的吸引力,以及市场功能的全面实现。(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中国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