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电力设备“走出去”有望提速 相关龙头公司受益

2015年01月08日 08:0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近日,国家有关领导人走访广东省电力设计院时提出,要以电力为龙头,寻找中国装备走出去的道路。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电力设备可能以整套设备的形式随着基建“出海”,未来电力设备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主要市场仍以中亚、中东、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主。

  配套基建“出海”

  近年来,我国在大型发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电、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而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电力建设严重滞后,中国电力装备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将为电力设备出海提供很大机遇和市场空间。

  中国电建(行情,问诊)亚洲业务部总经理庞旭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国家的互联互通,从交通、电源电网、基础设施连通到投资便利化。其中,电源电网将是许多“一带一路”国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公司在中巴经济走廊11个优先实施项目中拥有的3个项目,都涉及火电、风电的项目。而电力设备也将随着电源电网的建设同步输出。

  另一方面,电力设备“出海”也是化解国内电力设备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约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相对于年均5000万-6000万千瓦的装机水平而言产能过剩严重,而常规火电机组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国内水力发电设备企业已经具备年产2500万-3000万千瓦的能力,而今后几年国内年均水电新增装机需求只有1200万-1500万千瓦左右,大量的过剩产能将另觅出路。

  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合伙人张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电力设备很可能是以整套电力设备的形式随着基建“出海”。电力设备“出海”肯定会对化解国内产能过剩有帮助,但也要避免企业间出现价格战问题。

  龙头公司受益

  国家电网正在推进的国际化战略,也将加速电力设备“出海”步伐。早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之前,国家电网就积极通过国际工程公司、中电装备以及旗下的产业公司来推进电力工程和装备的出口。目前国家电网境外资产已经达到了30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 倍,成功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地区的骨干能源网。

  2014年7月,国家电网还中标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曾表示,国家电网将在2020年前在国外投入300亿-500亿美元,争取将海外资产占比提高至10%左右。国家电网“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在新疆投资1900亿元,重点在于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推动疆电外送。

  此前,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曾透露,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技术来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助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

  从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受益情况来看,电力设备龙头公司布局早,受益更大。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特变电工(行情,问诊)是国内电力设备中最早开始推进海外业务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电力设备企业(除电站设备企业)中海外在手订单最多的公司;平高电气(行情,问诊)近几年海外业务发展较快,依托于国家电网国际工程公司、中电装备以及集团旗下的国际工程公司,海外业务进展迅速,且是国内第一家在欧洲市场获得总包的公司;中国西电(行情,问诊)依托与GE的关系,未来有望参与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网建设进程中。

  平高电气:特高压加快建设带动业绩步入高速成长期 买入评级

  2014-03-31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 研究员:韩玲 王昊 徐云飞

  [摘要]

  13年业绩靓丽,符合预期2013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49.52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营收38.18亿元,同比增长1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194.36%;每股收益0.49元。公司2014年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8亿元,今年业绩增长迅猛。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13年毛利率为25.72%,同比提高5.30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特高压GIS交货拉高了整体毛利率水平。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29%,同比下降2.01个百分点。公司费用控制良好,盈利能力有望不断增强。

  受益特高压交流建设进度加快,支撑未来业绩快速增长国网2014年将加快特高压设,争取“六交四直”年内核准开工。其中雅安-武汉、锡盟-枣庄、淮南-上海(北环)三条特高压交流线路极有可能在年内招标。公司作特高压GIS的场份额在40%左右。我们判断未来三年公司特高压GIS交货共在100个间隔左右,14-16年特高压GIS收入分别为27.5亿、38.5亿和44亿元,特高压产品净利率贡献净利润5.5亿,8.08亿和9.68亿,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高速增长提供有利支撑。

  天津智能配电开关基地将成为重要增长极公司通过增发开始生产部分差异化的中低压终端产品,有意打造完整产业链和全电压等级的开关航母。天津智能配电开关基地有望在今年竣工并贡献收入,未来将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一极。

  不考虑资产注入,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97、1.48、1.91元。

  按资产重组后最新11.38亿股本计算,2014-2016年预测EPS分别为0.73、1.13、1.46元。公司合理价值为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高压审批及开工进度低于预期,特高压产品价格下降。

  许继电气:未来还看配电自动化 推荐评级

  2014-03-31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日信证券 研究员:黄鹤

  [摘要]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8.21%;实现利润总额8.86亿元,同比增长31.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57.5%。公司的业绩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29.79亿元,同比增长10.56%;实现利润总额3.63亿元,同比增长0.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22.43%。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26.81%,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公司第四季度单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27.08%,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58个百分点。

  配电自动化投资力度将要加大“十二五”期间配电网(110kV及以下)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元,年均将超过1600亿元,我们预计2014年配网(110kV及以下)的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配电自动化2013年投资在30-40亿元左右,我们预计在两网的加大投入下,2014、2015年配电自动化的投资将分别为100亿元左右、150-200亿元,配电自动化将迎来一轮高的景气周期。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业务面临爆发许继电源是公司本次重组注入的公司之一,许继电源中标并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目前已投入运行,公司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每股收益(对应6.72亿股本)分别为1.11、1.52和1.91元,对应市盈率28.4、20.8和16.5倍,我们看好公司产品在配电自动化、特高压直流等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维持许继电气“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运行出现问题的风险、电网投资低于预期风险、国网可能拆分造成的风险、特高压技术出现问题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市场风险。

  国电南瑞(行情,问诊):向综合型国际电气设备厂商迈进 审慎推荐评级

  2014-04-14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朱亚锋 张晓莹

  [摘要]

  要点:

  近日我们拜访了国电南瑞管理层,就2013年业绩回顾、2014年经营战略等问题深入交流,要点如下。

  未来增长的战略大方向在于网外以及海外市场。国电南瑞长期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的ABB/西门子/施耐德这样的综合型国际电气巨头,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降低对电网投资的依赖,同时加速海外布局。2013年电网内相关业务的收入占比接近60%,未来目标下降到30%以下,海外市场2013年收入占比不到2%,新增订单占比不到5%,未来目标提高至30%。

  调度业务预期今年国内订单持平,海外贡献订单增速。2013年南瑞调度业务国内市场份额约为70%,收入与2012年持平。随着省调实施完成,2014年国内调度市场的需求主要依靠备调、运维、地调三块拉动,预计订单同比持平。海外市场有多个项目正在接洽,落地可能性高,交货周期约为2年。

  新能源业务今年有高增长预期。2013年发电及新能源业务新增订单35亿,收入24亿,同比增长46%,其中南瑞太阳能收入4.5亿元,贡献净利润3000万。由于光伏行业整体趋势向好,预期南瑞太阳能今年收入有望成倍增长,且盈利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轨道交通市场需求将好于去年。2013年南瑞新增轨交订单约5亿元(不含武汉项目),监控系统市场份额50%,收入与2012年持平。

  今年预期招标线路超过20条,综合监控系统每条线路招标额1亿元,南瑞新增订单有望超8亿元,同比增60%,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信号系统。

  2014年一季度招标平淡,新增订单量同比基本持平。一季度历来均是行业淡季,二季度开始将进入正轨,2014年公司目标合同额166亿元,同比增长18%。

  建议维持2014、15年盈利预测,EPS分别为0.82、1.02元,维持审慎推荐评级,给予2014eP/E21倍,对应目标价17元。

  特变电工:新丝绸之路建设利于海外战略推进

  2014-04-11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行情,问诊) 研究员:陈日华

  [摘要]

  目标价15.75元,给予买入评级,现在正是逐步建仓期。预计2014年和2015年公司EPS分别为0.63元和0.85元,基于新能源业务和海外工程业务仍将高速增长以及特高压建设将使公司价值得到重估,2014年给25倍PE,目标价为15.75元,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后续有特高压获批、中央新疆会议召开等实质性利好的推出,现在正是逐步建仓的大好时机。

  公司商业模式向电气服务商转型,把握三大战略机会。全球能源结构将向清洁化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是电气化,即电力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IEA预计2012~2035年全球将有16.9万亿美元资金投入电力工业,占能源投资的45%,位居第一。国外电力工程项目以总包/成套为主,国内包括输配电工程在内的电力工程也将向这一方向发展。ABB等国际巨头的发展轨迹也昭示设备商走向服务商是成长规律。公司确定了契合行业趋势的发展战略:由制造向服务转变,向电力服务商转变。国内的设备商都有这个趋势,相对而言一次设备商更有优势,特变电工走在前列。我们认为这一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将把握三个大机会:一是国家鼓励高端装备走出国门,非洲、中亚等目标市场空间广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强化这一趋势;二是国内能源结构的调整,具体而言是火电西移、新能源开发、特高压的建设;三是国内包括输配电工程在内的电力工程将向总包方向发展。正确的战略方向选择辅以区域、资源、管理等竞争优势,公司有望步入新一轮的成长周期,2015年收入将过500亿元,假以时日再达到千亿规模也是可期的。

  未来3~5年,特高压建设将使公司资源价值得到重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海外战略推进。特高压关乎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大气污染治理,由国家高层推动,今年有望进入高峰建设周期,公司将从设备需求以及能源通道打通两个环节受益;预计2014~2017年:1)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和换流变三大主设备累计可为公司贡献13.24亿元净利润,2)能源通道打通可为公司累计贡献20.30亿元净利润;重要的是特高压建设盘活了公司在新疆所拥有的大量煤炭和风光资源,使价值得到重估(具体分析见下文)。截止2013年末,公司正在执行及尚待执行的国际成套定单金额超过30亿美元,今年海外工程业务仍将维持30%以上的增速;根据IEA预计不含中国的非OECD国家未来在电力领域每年约投入2550亿美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强化公司的优势,有利于公司海外战略的推进。另外,2014年,多晶硅1.5万吨的产能有望满产,得益于硅煤电一体化的优势,综合成本在10万元/吨以内,预计全年有望贡献3.5亿元的净利润。

  不确定因素:电站规模不达预期;海外工程收入确认不达预期;特高压建设不达预期。

  置信电气(行情,问诊):三年高成长拉开帷幕 买入评级

  2014-04-16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 研究员:牛品 房青

  [摘要]

  事件:

  201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上升23.82%,净利润同比上升57.23%。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41亿元,同比上升23.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757.40万元,同比上升57.23%;每股收益为0.07元。

  点评:

  收入、净利润快速增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收,源于:(1)综合毛利率22.10%,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2)期间费用率11.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3)营业外收入221.26万元,同比增37.34%,源于政府补助增加,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小。

  毛利率提升源于变压器招标价格回升,以及公司管理效率提升。2014Q1,公司毛利率22.10%,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主要源于:(1)变压器中标价格回升,国网集采后招标规模变化,配电变压器毛利率普遍回升;(2)管理效率提升。从2013年中期公司开始借用国网平台集中采购铜、油等大宗商品,2013年公司成本中材料占比、人工占比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开始公司毛利率显著回升。环比看,Q1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2013Q4公司有部分毛利率较高的运维业务收入。

  我们判断,公司综合毛利率仍将稳步略升,预计2014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管理效率提升明显。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11.0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公司管理效率提升明显,管理费率5.88%,同比降1.40个百分点。此外,公司销售、财务费率稳中略升0.42、0.18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表指标与业绩较为匹配。公司资产负债表情况与业绩较为匹配,未出现异常情况。应收账款增速高于收入,主要原因是电网结算具有季节性,回款大部分在第四季度。同时,公司的预收款也保持较快增长。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