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日下跌后,人民币即期汇率24日收盘小幅上调。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也结束连续五日下行态势,较前一日升值34个基点。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高级经济师王敏指出:“人民币币值是不是大幅贬损,要看对国内物价有没有带来通胀影响。从这个层面看,人民币和卢布的‘跌’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尚未消除,后市波动幅度还将增大,出口企业、个人理财都应注意锁定汇兑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汇兑损失。
汇率波动符合汇改大方向
12月8日公布的11月外贸数据直接触发本轮人民币走低。当天,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大跌225个基点。9日又跌128个基点,盘 中 跌 破6.2关口,收 盘 价6.1855。此后,人民币即期汇率反复震荡 在6.2附近。尽管人民币中间价曾大幅上调,但仍没能扭转市价下跌的局面。
国际市场上看,近期美元指数重拾升势,特别是23日一举突破90点整数关口,一度创2006年4月以来新高。受此影响,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日回调。24日在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至6.2325,再创新低,不过收盘涨至6.2164,结束此前连续5天走低态势。
专家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符合我国汇改的大方向。今年1至3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0.91%,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高达2.71%。4月份开始缓慢回调,直至12月份再次走低。
外汇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的贬值或者升值都是市场决定汇率的正常表现,只是改变了过去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变成了双向波动。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下跌未呈现趋势性走向
“这一轮人民币汇率下跌主要来自外部因素,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美元走强,相应的其他货币就要走软。”王敏直言,“不止人民币,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贬值压力都很大。”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11月我国出口增速低于预期是引发近期人民币走低的直接诱因,同时央行降息也一定程度推高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
从国际上看,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以及背后的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总体说,年底购汇需求增多、中间价连续下调、央行减少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弱,市场观望情绪也随之上升。
不过,面对一些市场担忧,特别是因为卢布大幅贬值而对人民币产生的联想,专家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此轮走低非常正常,既未呈现趋势性走向,也没有脱离正常走廊,属于合理双向波动。至于是否进入整盘期,尚待观望。
王敏指出:“汇率作为一种稳定经济的减震器、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工具,就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和波动。在国际油价暴跌的前提下,人民币适当贬值反而对恢复出口有利。如果这时候还不贬值,那么等到油价上涨,通过人民币升值对冲通胀压力的操作空间就会很小。”
后市波动可能性大
人民币震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一些麻烦。家住北京市海淀区保福寺的市民王女士近期频频到银行兑换美元,因为女儿在美国上大学,过年还打算过去旅游。另据记者了解,为减少汇兑损失,部分出口企业近期减少结汇量或选择不结汇,甚至开始购汇。
展望2015年,谢亚轩看来,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短期大幅贬值缺乏经济基础,另外央行并未承诺完全退出中国外汇市场的干预,其在关键时刻稳定市场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市场恐慌行为,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超常波动。作为直接参与市场的“操盘手”,中信银行外汇交易主管朱阳同样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将会继续保持双向波动的态势。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由于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我国有703家上市公司存在汇兑损失,损失总额高达116.72亿元。对此,专家建议,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一些外汇衍生工具锁定汇率风险。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王有鑫博士告诉记者,许多金融机构都在传统远期结售汇之外开发了多种人民币期权保值产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现金流状况和对市场的预期、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工具控制成本,避免损失。
此外,王有鑫建议,企业在结算中尽量都采用人民币,以回避汇率变动。王有鑫说,“对个人而言,如有出国消费需求,除了多兑换美元,也可以在当地商户接受的前提下使用人民币结算,另外国内多家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专门的信用卡,在国外购物均有优惠。”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