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一个名曰“众筹”的概念开始流行,甚至泛滥到几个人凑钱吃顿饭都可以打上众筹的标签。这种由多人集资、很多人管理的模式构想发端于网络,此后,合伙“微创业”的方式迅速走红全国。
眼下,这股众筹风在石家庄也流行开来,一些打着众筹旗号的酒吧、书店、咖啡店等在石家庄相继开业,让有微创业梦想的人们对“合伙干点事”生出无限憧憬。
那么所谓“众筹”,到底有多少利弊?过来人又如何看待“众筹”?
三个项目都到了崩溃边缘
程凯是个生意人,自己在石家庄经商,除了经营自由的公司,他从去年到现在还参与了三个众筹项目,最大的一个投资20多万元,投向了一家酒店;第二个项目投资8万,做的是一个旅游产品,投资规模最小的是一万,是一家咖啡厅。
三个项目规模不同、方向不同,但是一年过去,它们的结果却如出一辙,用程凯的话说就是“都到了边缘地带,自己已经灰心得懒得去想它们了”。“就以咖啡厅那个项目为例,那么好的位置,那么好的环境,一年下来至少流水应该在300万元左右,股东们也应该都有小小的红利可分,可事实上,它一年的流水才有130多万元,月月亏损,如果没有别人接盘,还能挺几个月都难说。“现阶段,中国式众筹恐怕都难逃这样的结局,我从前年开始接触众筹这个概念到现在,还没听到过有成功的。”程凯悠悠地说。
钱不多、朋友拽、图新鲜他首次进了众筹圈
程凯说,自己初次参与的众筹项目是一家咖啡厅,当时微信还不火,微博正热,一个生意伙伴和他经常在微博上互动,那朋友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则邀请许多人一起众筹咖啡厅的消息,然后动员他参加。
“我是一个生意人,对新生事物比较好奇,也愿意接受,觉得众筹这种模式挺新鲜的,如果做好了,不但可以复制,将来还可以借鉴过来做其他融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排斥,最关键的是这事看上去没什么风险——— 投资门槛才一万块,别说生意人,就是普通市民也拿得出来呀。加上那位跃跃欲试的朋友不断在旁边‘鼓励’,我就说投吧,跟玩游戏似的,我就进来了。”
程凯说,事实证明,正是这种“一万块”的低门槛害了自己,它就像味道好极了的“毒药”一样,吸引住了很多有致富梦、老板梦却又不想真正下海创业的普通人,加上几乎每个加入的人在加入之前都有“朋友”在往里拉,所以很多人几乎是没有防备地以玩票的心态进入了众筹圈。
几乎就在众筹咖啡厅的同时,另一个朋友劝程凯参与了众筹酒店的项目,“当时我还正处在咖啡厅那个项目的新鲜期,很快就拿出20万又参与了酒店项目,旅游产品那个项目也大体在那个时期加入的。”
好玩、门槛低、热血沸腾、冲动,这几乎是无数个程凯进入众筹领域的表征,然而,和程凯众筹的项目的遭遇相似,国内遍地的众筹之“花”也是开了又谢。“2000元,即可拥有一家梦想中的咖啡馆!”2012年,在这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的作用下,风靡全国的众筹模式“很多人咖啡馆”在东莞一呼百应。东莞“很多人咖啡馆”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开始试营业,最终共有141人参股,每股2000元,共筹得62.5万元。一年过去,这家咖啡馆已经倒闭。“巧”的是,各地的众筹咖啡馆倒闭风潮此起彼伏,包括程凯众筹的那个咖啡馆。
玩票性质的众筹禁不起折腾
众筹据说在国外也是做得风生水起的,怎么一“舶”到国内就水土不服了呢?“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比如操盘手不专业,不敬业,甚至另有企图,至于‘多如牛毛’的股东就更是无法‘心往一处使’。”程凯这样总结他的项目失败的原因。“首先,选操盘手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进行过详细考察,比如我们的咖啡厅的操盘手,因为都是朋友劝进去的,所以都是‘听朋友说操盘人很专业,很有能力’,这样的话一个朋友传给另一个朋友,另一个朋友再传给其他朋友,实际上这个操盘人到底怎样,谁也不知道,可笑的是,大家就是这样在这种对领头人基本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纷纷入股了。“另外,企业内部基本上是人治,没有制度,就算是设计了制度,也没人执行。”程凯在他投资的其中一个项目中算是管理人员,也是制度设计者,“但是没用,很多事情操盘手都不跟我们商议就做决定了,我们给他提的好多建议他也根本不听,至于一些账目,开会的时候他会呈给大家看,但是大家好歹算是朋友,就算你发现账面上月月亏损不正常,有些物品采购有问题,也不好抹开面子去质疑,只要一仔细查账,就伤面子了,伤了面子大家还怎么继续做生意?”
石家庄一彭姓大学老师参与了石家庄一家饭店的众筹,到现在为止,那家饭店基本上处于半歇菜的状态。“真正的专业饭店都不好做,何况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攒出来的店呢。”他说。
彭老师认为,开饭店和咖啡店等都一样,股东的专业素质低和股东之间不团结是主要的原因。他说,自己参与的项目有20个股东,来自各行各业,其中大多数人都没有从业经历,也不懂经营。他说,一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积极团结,很快,饭店生意没有达到预期,于是股东之间产生了疑问和分歧,不时会在股东大会上争得面红耳赤。
另外,每一位股东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的做生意,有的是公务员,还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平时无暇打理门店,偶尔带朋友过来看看,所谓带朋友过来“看看”,一是跟朋友介绍一下自己有店了,满足一下当了老板的虚荣心,二是顺带在这消费一下,体现一下主人翁的责任感,但是这些都很少能真正对饭店的经营有所帮助。从这点看,筹资者投进去的众筹资金与其说是创业投资,不如说是圆梦基金或玩票性质的消费。
众筹项目只为筹人脉?
在众筹领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投资人即使是亏本也愿意投资,因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结识不同阶层的人,众筹的是人脉。
关于这个说法,程凯表现出不以为然,他说,最初进去的人多数都有这个想法,但是实际上你进了这个圈子就会发现,这纯粹是理想主义。“你众筹人脉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做大你的生意,或者对你的工作,甚至前程有帮助?可是如果你们共同投资的眼下项目都无法共同获益,你们之间无法做到心往一起使,所谓的人脉在你的其他方面又能发挥多大作用?”他认为,一切不以盈利为目的众筹都是耍流氓。
众筹项目为何只要失败就一蹶不振?
程凯说自己做了三个项目,现在都基本上不闻不问了,因为灰心了。
他说,众筹项目的运营资金后续无源,难以为继是个致命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一期资金都很容易筹到,那个时候大家都怀揣着梦想,热血沸腾地想做一番事业,但是当这个项目第一个阶段出现亏损后,股东们就开始有疑问——— 亏了钱之后还要不要继续投,有的人可能会投,有的就不一定补投,但是当你补充了一部分资金之后又出现亏损,再投资的人恐怕就会心有余悸:这是个无底洞吧?我不做行了吧,反正钱不算多,就算打水漂了。
那些有“责任心”的人此时也会灰心,为什么呢?程凯说,每个人都会算一笔经济账,作为拥有百分之一权益的股东,我就是在里面投入心血和时间再多,回报仍是百分之一的收益,更何况,企业不断亏损,我连百分之一的收益都还没有见到过。“大家都不投入了,就没有了蓄水池,后期发展就会搁浅,或者倒闭,或者转让。”程凯说。
他认为,从这点讲,众筹项目必须选择那种只能成功的项目,但当下,哪些项目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项目呢?程凯用“呵呵”作答。
众筹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尽管做了三个项目均告失败,但是程凯仍然认为众筹这种模式是好的,只不过它在中国水土不服——— 筹钱容易,运营难。
有业内人士认为,很多自称“众筹”的咖啡店、书店、旅店、饭店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的众筹,只是一种“集资开店”,而且,因缺乏第三方监管,在操作过程中会引发很多问题。
他说,“合伙开店”并不属于互联网思维中的众筹概念,这样的绝对平均的集资形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形式,容易产生很多问题。由于缺乏第三方监管,集资得来的资金会缺少透明度,也缺少监管,资金的使用情况会产生滞后,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缺乏第三方管理的小股东容易形成小团体,使决策权混乱,存在一定的隐患。
另有国内知名人士表示,很多众筹项目的参与者看似都是朋友,实际上是最为分散,他们之间大多属于陌生人,相互间的信任脆弱,容易引发危机。要避免这个问题,则需要设立一份公司章程,处理好经营权、决策权之间的问题。“但章程也是会有漏洞的,只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弥补。在开店经营、筹资之前,无论是发起人还是入股人,都应当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