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 翡翠巧雕“人生如意”
于雪涛 白玉巧雕“桃园三结义”
易少勇 羊脂白玉“空谷幽兰”子冈牌(正、反面)
韩荣昌 玛瑙“官上加官”
崔磊 白玉“观喜”
上海 钱振峰
1961年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高级经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客座教授,美国A.s.A首席珠宝评估师,英国M.V珠宝评估师。
1975年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学习玉雕,入玉雕行业30余年。历任上海玉石雕刻厂雕刻技工、副厂长,上海工艺美术商厦总经理,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以来,编著出版《古今说玉》《收藏指南—— 玉器》《白玉品鉴与投资》《海派玉雕大师名家》等专业书籍,发表《浅谈艺术品投资》《玉文化探密》《玉器与珠宝》《遨游翡翠世界》和《白玉仔料》等多篇文章。近年潜心于中国海派玉雕工艺和文化的研究。
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成就辉煌、经济附加值极高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所以在历代政治、文化、道德和宗教等方面表现出它特殊的影响力。
当今,艺术珍品的收藏再度兴起,也促使当代玉雕业迅猛发展。在这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境界,“细腻精致”为特点的海派玉雕独树一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海派玉雕的艺术风格,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发展至今天看,至少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形成初始阶段
19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的重要港口,以至于苏州、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玉器制品都通过上海口岸向外输出,这种态势为上海玉器雕刻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苏州、扬州等地区的雕刻艺人大量涌入,在这东方的大都市中找到了施展才能的理想天地。当时如著名的古董风格玉雕大师王金洵、傅长华、尤洪祥,人物、动物雕刻大家杨恒玉、胡鸿生、顾咸池等,都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吸收了新的文化营养,大显身手,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玉雕风格 —— 海派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玉器作坊、店铺达200多家,有200多人从事雕刻专业工作,主要生产佛像、仕女、炉瓶等摆件雕刻,“苏”“扬”玉雕各自沿袭了当地的传统技艺特色。当时,上海玉雕业中,主要适应西方人需求而制作的玉雕制品被称为“洋装派”。扬州帮艺人以做摆设玉器为主,多属“洋装派”;而苏州艺人以做玉首饰、花饰和把玩件为主,被称为“本装派”。另有一支专做青铜器造型以及仿秦汉以来古玉为主的,被称为“古董派”。
20世纪30年代,上海玉雕摆件类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作品“翡翠珍珠塔”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翡翠大宝塔”被美国旧金山博物馆长期收藏。
二、传承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和雕刻装备的改进,海派雕刻行业发展迅速。80年代末,上海地区玉雕行业从业人员逾2000人,作品品类达200多种,海派五大类雕刻品种的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以及“炉瓶器皿之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成为海派玉雕的主要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代表人物有“炉瓶宗师”孙天然、孙天仪,“三绝艺人”魏正荣,“传承创新者”周寿海,“南玉一怪”刘纪松和“飞兽大王”董天基等。
沈德盛 红发晶“牛”
炉瓶器皿类是海派玉雕最具标志性的创作。海派风格的炉瓶器皿以稳重典雅的造型、古朴精美的纹饰、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中国玉雕行业中享有盛誉。三脚香炉、四喜炉、五亭炉、天鸡瓶、端炉、羊尊、犀牛尊、百佛炉等都是海派玉雕久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墨碧玉周仲驹彝”“青玉兽面壶”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著名海派雕刻大师“南玉一怪”刘纪松设计制作的“翡翠百佛炉”,在高7.5英寸、直径8英寸的炉瓶上雕刻了100尊造型不同、神态各异的佛像,在1980年9月于日本横滨举办的中国上海工艺品展览会上引起轰动。老艺人黄德荣创作的“珊瑚百花瓶”“紫翡翠龙凤天然瓶”“羊脂白玉巧雕蝴蝶菊花瓶”“白玉海棠薄胎瓶”“墨碧玉万寿万年灯”“玛瑙冠上加官”“白玉五羊”“青玉独角兽”“黑白玉调色器”“墨玉犀牛尊”等等一大批海派名作,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享誉国内外。
由“三绝艺人”魏正荣领衔设计、13位雕刻技师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重量超过2500公斤,历时3年,于1962年完成。艺人们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生动刻画了我国41名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1979年,在一块重达7300多公斤的罕见巨型青玉上,萧海春、韩国卫、朱宁芳、许康先、虞龙喜等20余位当代最为杰出的大师和雕刻技师,设计制作了高2.6米、宽1.4米的“万水千山图”,再现了红军长征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成为当代海派的又一巨作。
三、创新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迎来了玉雕创新繁荣的又一个春天。
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玉雕风格的基础上,既融汇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关盛春,老艺人黄德荣、孙英德,工艺美术大师朱宁芳、韩国卫、魏忠仁、朱其发等,有的擅长人物,有的擅长走兽、花鸟、炉瓶器皿,成为海派玉雕20世纪80年代的领军人物。由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设计、最年轻的国家级高级技师张建平雕刻的“珊瑚释迦牟尼降生图”,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项珍品金杯奖。
1980年,首次全国玉雕技术大比武在焦作举行,这次比赛云集了玉雕行业的众多技术高手,也成为一次唯一的全国性大阅兵,海派玉雕高手荣获了诸多殊荣,有炉瓶器皿类的第一名获得者宋鸣放,第二名刘忠荣;花鸟类第一名袁新根;走兽类第一名冯碧荣,第二名刘嘉玲。当代海派玉雕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沈水富 白玉巧雕“红鼻狗”
21世纪新纪元,海派玉雕涌现出一批新秀,如“雕刻全才”刘忠荣、“美女鬼斧”吴德昇、“泾精有味”于泾、“雕刻教父”倪伟滨、“铭文大师”易少勇、“十八罗汉”颜桂明、“中西风”翟倚卫和“东方少帅”王平,被誉为海派“八大金刚”。他们异军凸起,开创了玉雕行业的新面貌,已成为21世纪海派玉雕的领军人物。
吴德昇、刘忠荣、倪伟滨、于泾大师分别在美女罗汉、子冈玉牌、人物佛像等创作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业内有“四大天王”之称。
吴德昇大师被公认为“赋予玉雕人物新生命的第一人”,他的玉雕裸女艺术作品将西方罗丹、米开朗基罗等雕塑大师的精髓融汇进东方艺术中,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让抽象与写实交替体现出艺术大师丰富的人文思想,在玉雕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瞿惠中 白玉仔料 虎耳双环瓶
吴德昇、颜桂明、洪新华三位大师在人物罗汉、仙女童叟方面有独特的创意,成为当代的“罗汉三杰”。
由“雕刻全才”刘忠荣、“半仙半神”的铭文大师易少勇和“中西风翟一刀”翟倚卫组成的“子冈玉牌三大家”,成为海派玉牌的三大王牌。
“雕刻全才”刘忠荣,既擅长炉瓶,又擅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他的子冈玉牌雕刻风格独特,在方寸天地里的线条运用和丰富的层次让人叫绝。“跟脚”处理从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挺劲有势,形成了享誉港台的“忠荣风格”。1981年他设计制作的“黑白玉调色器”首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1984年设计制作的“青玉兽面壶”获轻工业部优秀产品设计奖,并被认定为国家珍品予以收藏。
“半仙半神”的铭文大师易少勇,善于子冈玉牌造型,将花草山石、飞禽走兽和不同书体的诗词文字表现在造型各异的“天蜀牌”中,自成一体,成为“少字”派。其作品的阴线工表现提升了传统玉牌的形制和技法,弥补了有史以来玉牌技法的空白。他的作品洋溢着东方文化的文雅之风,让人品味到立体的国画、书法及篆刻融为一体的艺术。
“中西风翟一刀”翟倚卫,汲古而不泥旧,在玉牌造型和整体布局上追求自我,推陈出新。其作品深浅互依,层次丰富,刚柔相济,雅韵横生。“工为意,艺为质,因质而增辉”,这是他的艺术追求。他的玉牌作品鬼斧神工,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中注入欧美艺术新元素,中西合璧,让人耳目一新。
倪伟滨、于泾、王平、张建平和郑梦贤,在人物佛像刻划上别出心裁,是海派玉雕中响当当的“佛人五帅”。
有“雕刻教父”之尊称的玉坛奇人倪伟滨,培养了一批海派玉雕高级人才,足以影响当代玉雕几十年。
以精致细腻著称的“泾精有味”于泾大师,十分注重作品的细节处理,人物结构和动态把握准确恰当,作品温润厚实,耐人寻味。他的观音佛像成就了独特的“泾精工艺”,是当代玉雕观音塑造第一人。
“东方少帅”王平“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的艺术创作,注重表述心声,善于捕捉灵感,他的作品充溢着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
宋鸣放、戴永才、瞿惠中、李玉华、蒋大雄、钟建林和韩永年创制的海派炉瓶器皿,以“规矩、对称、端庄”享誉海内外,有“七君子”之称。“七君子”的作品板扎、严谨又不失动感,用料十分讲究,是“功力派”的杰出代表。
“虾圣”袁新根、“鸡圣”韩荣昌和“鹤圣”王鹤兴的作品活灵活现,招人喜欢,这三位高手被人称之“鱼鸟三圣”。“羊老大”陈平、“动物猪王”沈水富、“蟹王”夏伟骥、“鹿姑”杨伟芬、“天龙”唐浩和“牛魔”樊林伟等大师创作的作品,生动传神,让人倍感亲切,大家戏称他们是“动物领袖”。
“晶科状元”沈德盛,专攻水晶玉材的设计雕刻。从牙雕中走出来的玉雕大师陈国良,插屏大师张建平和花卉天然瓶“三弟”张焕庆,在海派玉雕行业中也有他们独特而亮丽的风采。
一批移师上海滩的新上海人——“小苏州”“小安徽”“小天津”“小四川”“小重庆”“小广东”“小福建”“小江西”“小贵州”外埠九小龙,也在玉雕海派大家庭里龙腾虎跃、才华横溢,成为海派玉雕又一支新生力量。
在新世纪,海派玉雕的能工巧匠们八仙过海,各施才华,各显神通。海派玉雕还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造型挺秀,形成了俊俏飘逸的“海派”艺术风格,它与北京宫廷派等几大流派共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玉器的新风貌。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