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讯 (记者 张海蛟) 近日,江苏的曾先生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投诉称,“陕西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下称陕金所)旗下会员单位西北黄金所谓的资金是由银行第三方监管有欺诈的嫌疑,银监会回复函显示,农行只为西北黄金提供一般结算账户,不提供第三方监管功能。”
另外,曾先生强调,“行情经常出现诡异震幅,交易时有延迟现象,炒白银3个月就亏了104万元,怀疑西北黄金利用滑点操作行情。”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西北黄金,工作人员称,“西北黄金已经被陕金所收购,已经更名为陕西融誉有色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将核实投资者疑问后给予回应”,截止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
西北黄金第三方监管涉欺诈? 客户3个月赔104万
曾先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西北黄金工作人员称,现货白银交易直接参与到全球白银市场投资,是没有庄家的公平市场,24小时交易。并强调客户资金有安全保障,提供银行第三方资金监管。”
“在西北黄金不断鼓吹投资现货白银能赚钱的情况下,没有抵住诱惑,在西北黄金开了账户进行白银交易。”曾先生说。
“本来准备只投入20万元先试一下,但由于开始时少赔了些急于把亏损赚回来,不断追加资金,多单仓位增加到40手。”曾先生说。
曾先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2013年8月初,白银行情出现一轮下跌,西北黄金业务人员打电话通知必须立即平仓,否则就要曝仓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平仓,蹊跷的是,多单刚平,行情就出现上涨,看着平仓亏损显示赔了30多万元,当时就傻了眼。”
巨额的亏损让曾先生失去了理智,曾先生称,“不断和朋友借钱,把房子也抵押出去了,陆续汇入西北黄金130万元,但现实是残酷的,之后的三个月亏损累计达104万元。”曾先生无奈的说。
曾先生称,“西北黄金的行情波动非常诡异,震幅远超外盘,风险极大,偶尔有赚钱的单子,挂单时提示正在缓冲,导致成交不了,行情延迟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对此,西北黄金客服人员回应称,“是投资者个人的网络问题,和交易所没有关系。”曾先生说。
一名做行情软件的业内人士告诉曾先生,“西北黄金是利用后台操纵行情,这种恶意操作导致异常滑点产生,以达到赚取客户亏损头寸的目的。”
“今年央视3·15曝光部分现货交易所操纵行情,赚取客户头寸的黑幕后,意识到这种利用滑点赚头寸的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曾先生说。
让曾先生更为气愤的是,西北黄金所谓的第三方资金监管有欺诈的嫌疑,曾先生向中国经济多记者出示了银监会的回复函。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看发现,“农行陕西分行为西北黄金开立了一般结算账户和网上交易资金存管账户,农行电子商务业务不提供第三方银行监管功能,仅履行交易资金结算职责。”
此外,曾先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强调,“西北黄金未经同意,登陆自己的资金账号,平掉能够赚钱的仓单,对客户权益进行公然的践踏。”
西北黄金更名为融誉有色 业内人士:客户多赔钱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家此前涉及贵金属电子交易的交易所纷纷改名换姓,逃离贵金属交易这个已经被“黑化”的产品领域。
据悉,西北黄金在遭到大量投资人维权后,也选择了更名。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西北黄金,工作人员称,“西北黄金已经被陕金所收购,更名为陕西融誉有色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将核实投资者疑问后给予回应。”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7月23日,陕金所宣布全面收购陕西西北黄金珠宝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两者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陕金所表示,本次收购是为了支持有色金属产业健康高效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陕金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西北黄金目前是陕金所的会员单位。”
关于投资者的投诉问题,陕西所工作人员回应称,“投资者应该自行承担线上的交易风险,陕金所的交易系统没有任何问题。”
“曾先生的投诉是在收购之前,陕金所不承担任何责任,但会督促和警告西北黄金妥善处理投资者的投诉问题。”该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有意思的是,一位负责陕金所收购西北黄金的经理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西北黄金不是陕金所会员,融誉有色也和西北黄金没有关系,是由两个自然人发起成立的,如果投资者有异议,可以走法律程序。”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透露,“西北黄金的盈利模式,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在开展经纪业务和实际交易的过程中,必然充满了为了钱而产生的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
“客户的下单指令下到的做市商,有些指令并没有再往交易所发送,而是直接和做市商的虚拟对手单撮合成交,在交易中大部分客户是亏钱的,所以做市商一般会盈利。”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