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玉雕师陈义国内首创玉雕绘画

2014年12月10日 09:03    来源: 云南网    

玉雕师陈义

  不久前落幕的天工奖颁奖盛典中,广东玉雕师陈义的玛瑙题材作品《野渡》一举斩获铜奖,作品首开先河将绘画中大泼墨的手法运用到玉雕艺术中。

  而陈义最近一次露面,则是因为救助罕见病患儿,捐献3件玉雕作品参与义拍。

  绘画元素融入传统玉雕受热捧

  一岁半的小糖果不久前被确诊为罕见的Rett综合征,若不及时加以复健治疗,她可能永远没法开口说话,迈步行走。

  了解到小糖果的故事后,翡翠电商翡翠王朝旗下全媒体平台《玉雕界》向全国玉雕师发出了《玉雕界爱心义拍救助“世纪绝症”患儿征集令》,征集玉雕师作品进行拍卖,倡议玉雕师为小糖果捐款。

  令人感动的是,短短4天的时间,来自广东、云南瑞丽、盈江等地的15名玉雕师纷纷响应,共捐献出20余件玉雕作品用于义拍,连同翡翠王朝捐赠的翡翠,义拍翡翠共计40件。

  广东玉雕大师陈义就是参与捐赠的玉雕师之一。

  谈及此次捐赠,陈义谦虚地表示:“不值一提,该帮助的就帮助,每年这样的活动都要参加很多次。爱心是人的本性,以后遇到类似的活动一定会再参加。”

  近年来,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陈义在玉雕造诣上也广受业界瞩目。他将绘画艺术、舞台灯光等多种元素首次与玉雕艺术完美融合,不仅受到市场青睐,也获得了业界认可。

  翡翠毛料价格居高不下,材料匮乏成为玉雕大师们创作中的瓶颈。陈义打破陈规,通过特殊的艺术再造型让普通玛瑙身价倍增,堪比翡翠市价。归根究底,均因陈义注入玉雕艺术中的多种创新元素。

  以其获奖作品《野渡》为例,该组作品的创作原材料均系玛瑙。创作中,陈义结合玛瑙自身的花纹,巧雕后绘上船只等点睛之笔,乍看上去,该玛瑙作品犹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展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飘渺意境。

  “《野渡》结合材料本身的花纹,运用的是大泼墨的写意手法。”陈义说,除了写意的手法,舞台灯光效果、油画效果以及绘画艺术中的抽象、具象、写实、超现实主义等手法也时常被他与玉雕创作结合到一起。

  “比如另一幅作品《夜读》运用的就是灯光的效果。”陈义特意拿出手机,展示作品《夜读》的图片:只见一位头绑发髻的古代男子席地而坐,借着头顶上方昏黄的油灯灯光,手捧书卷苦读,男子的膝边,几捆书卷随意散落着。原材料玛瑙中橙、白、灰等自然分布的颜色被陈义巧妙的俏雕成油灯的火苗、身披光华的男子等主题元素。

  陈义介绍,图中的男子正是“锥刺股”故事的主人公——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苏秦年轻时因学问不深,只能当车夫,家人对他态度冷漠,瞧不起他。此后,苏秦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并常常读书到深夜。为了防止自己疲倦时打盹,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以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在陈义的作品中,不乏类似引经据典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作品的艺术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创意层出不穷源自生活

  陈义的人生算得上跌宕起伏。

  陈义是广西人,扎根平洲做玉雕时,已过而立之年。在此之前,他做过石雕、象牙雕、木雕,最艰难的时候,他还一度在工地卖过盒饭。但是,生活的坎坷从未消减过他对美术,对艺术的热情。

  直至今日,陈义仍无时无刻不痴迷于创作。他时常到美院讲课,将自己的艺术心得分享给学生们。目前,他还在写一本有关当代玉雕的书,用玉器去展现当代人的思想、生活、审美和事件以及时代的演绎与发展。

  去年的春晚中,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万千观众,陈义也以此创作了一套翡翠作品,用一位年轻女子与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妇人撑伞的背影诠释了这首歌曲。

  对于创作灵感,陈义说:“创意是层出不穷的。我希望每件东西都是新的,我也从不担心创作不出新东西,酒香不怕巷子深。”

  陈义说,灵感与创意除了源自生活,还需要不断读书看书、研究各种画作,汲取书画中的精华,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吐出来。”

  在陈义的工作室里,工作台上摆放着数百片抛光后的玛瑙玉牌。而其天工奖获奖作品正来源其中,“我创作一百件,只拿两件出来销售,只要它是精品,就不担心没有人要。”

  这些年来,陈义几乎研究遍了所有的玉石材料,并尝试过用所有不同的原材料来进行创作。

  今日站在舞台中央赢得掌声的“玛瑙”作品,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 李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