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融资融券、分级基金在内的杠杆工具的使用,正在急剧放大A股市场的波动幅度,考验中国股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12月9日,A股市场上演过山车走势,上证综指在午后涨超2%创出四年新高3091.32点后遭遇跳水行情,一度下挫逾6%,盘中振幅高达8.50%;深成指同样巨幅震荡,振幅达到9.56%。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163.99点,跌幅为5.43%,收报2856.27点,创2009年8月3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证成指跌438.08点,跌幅为4.15%,收报10116.49点。两市全天成交12664.94亿元人民币,超过12月5日的1.0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小板指收盘跌3.94%,创业板指收盘跌3.99%。盘面上,板块全线飘绿,近200只股票跌停,银行、券商、保险股全线暴跌,多只个股跌停;8日表现强势的军工板块个股,亦集体出现在跌停板上。
尽管早有“预警”之声,本次A股的大跌依然使大多数人瞠目结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高达9000亿元的融资买盘获利了结,是造成指数大跌的主要原因,同时,规模日益庞大的融资融券余额,推高了整个市场的杠杆水平,A股市场波动幅度大幅增加。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份以来,随着A股市场成交金额的急剧放大,市场波动幅度也日益剧烈,12月2日,上证综指的波动幅度达到了4.17%,12月4日、5日、7日和8日的单日振幅则分别达到了4.61%、5.69%、5.51%和8.50%。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9160.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8882.47亿元增加277.55亿元,较年初3465亿元增加了1.5倍有余,其中融资余额为908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8月份以来伴随着券商、银行、保险、地产,直至近期的两桶油等权重板块的轮番疯涨,短期融资做多气氛已经严重过热,随时可能大幅获利出逃。
两融业务最大受益者证券公司已开始加强风控。11月20日,国金证券公告称,从12月1日开始上调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以适当控制业务风险。12月4日晚中信建投公告称,自12月5日起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12月5日,中信证券发布通知,自12月8日起,将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由0.6上调至0.7。同期,方正证券将信用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由此前的0.5-0.55统一调高至0.6。华泰证券则从12月8日起,将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证券范围中非沪深300成分股票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和融券保证金比例统一由60%上调至65%。
包括分级基金、伞形信托在内的杠杆工具也十分火热。伞形信托针对的客户主要是自然人大户、机构客户以及一些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最高融资杠杆可达3倍。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市场伞形信托的存量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规模迅速攀升。甚至有一些投资者通过融资买入分级基金,在杠杆之上再加杠杆,风险呈几何级数放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A股过去的交易很连续,主要是现货单向交易,作为对冲工具的金融产品比较缺乏,在市场杠杆水平提升的情况下,市场的波动幅度加大在情理之中。他表示,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不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应当十分谨慎地使用杠杆,用余钱买股,不要借钱炒股,更不要卖房炒股。A股3000点有调整风险,中期将反复穿越,长期则是“地平线”。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上周(12月1日-12月5日)沪深两交易所新增A股开户数为59.75万户,较前一周的36.94万户上升61.75%。过去的七周新增A股开户数分别为36.94万户、23.36万户、24.31万户、23.54万户、21.73万户、21万户、24.2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