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全面降息,迅猛点燃了A股市场沉睡的火山。连日来,大盘气势如虹,连续逼空式上涨。至昨日收盘,11月21日以来,申万非银金融指数已大涨800.61点,涨幅达到60%。
然而,这股迅猛燃烧的大火却深深烙伤了公募基金经理的心。就在各路资本纷纷入市扫货时,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却踌躇不前,迟迟不敢入市,与气势汹涌的产业资本和游资形成鲜明对比。眼看大盘股一天天上攻,基金经理们也十分焦虑。无奈年终排名大考将至,大部分基金经理不敢轻易调仓,只是试探性地四处打听他人的仓位情况。不过,随着非银金融的连续上涨,数位基金经理均表示,除非有极端情况出现,年底之前他们已决定不再换仓。
想说换仓不容易
现在回头看就会发现,市场早有敏锐者感知到降息的气息——11月21日,申万非银金融指数就出现躁动,大涨4.93%。此后就是一天接着一天的放量上涨,完全不给场外资金犹豫的机会。而近一两年来,A股可以说是成长股的天下,不少基金经理在成长股上获利颇丰,游资和散户也习惯性地炒作小盘股。面对突然出现的风格转换,基金经理大多有些措手不及。
事实证明,加仓的是少数。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上周,偏股型基金仓位上升2.80%,当前仓位79.70%。其中,股票型基金上升2.92%,标准混合型基金上升2.62%,当前仓位分别为85.80%和70.52%。上周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石油石化、汽车和纺织服装,配置仓位分别为5.94%、4.70%和4.30%。
早在沪港通启动之前,基金经理们就纷纷表示看好券商、银行等大蓝筹,但最终却没有几个人真正付诸行动。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成长型基金经理表示,降息消息一公布他就立刻补了一些券商股,“但是补得不多,也就4、5个点。现在券商、保险加上互联网金融,金融这一块总共大概有十几个点,以前几乎没有。”
北京一位管理蓝筹基金的基金经理过去实际重仓的是成长股,最近他稍微调了一点仓位给券商股,但还是不肯放弃曾给他带来丰厚回报的成长股。“也不是追涨,就是看好而已,毕竟两边都有机会。”他说。
也有极少数年轻基金经理比较大胆,果断加仓券商等大蓝筹,这些及时上轿的基金经理通常来自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我们是船小好调头。”深圳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笑称。在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中,这位基金经理显得心情格外好,不像其他人那么沉重。据他介绍,他埋伏得比较早,10月份就开始调仓,持仓的券商加上券商影子股大约占到30-40个百分点,“小盘股是陆陆续续减下来的。”这一决定使得他在这轮行情中成为大赢家。根据Wind数据,他所管理的基金在36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迅速上升至前15名。
与之相反,部分基金经理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肯换仓。深圳某基金经理业绩向来出色,但他始终不认同券商、保险等大蓝筹的价值,仍然坚信成长股的春天会很快回来。近期,他的排名已从前10名下滑至前20名。
信达澳银消费优选基金经理尹哲表示,成长股明年将会有分化,在选股上会侧重看得到成长空间、业绩有加速度的个股,“业绩比较好的公司会走出来的。”
疯狂中需保持清醒
非银金融走出火箭发射般的态势,但为什么基金经理却大多没有太大的动作?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不肯换仓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现在很多80后基金经理入市时间不长,没有经历过牛市,习惯了成长股的风格,一时间要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比较难;其次,很多基金经理的眼光还停留在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上,并没有意识到来自顶层设计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力度,今年以来军工股的慢牛行情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有些基金经理想换却不敢换,因为现在小盘股成交量相对较少,而年终排名将至,大家不愿意砸自己的小票,所以想换股也并不容易。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逼空式上涨,一直犹犹豫豫的公募基金错失了进场良机。“现在整体来看,之前通常认为是低价大蓝筹的券商其实已经不算很便宜了。”博时裕隆混合基金经理丛林分析称,“但券商股上涨的逻辑仍然是成立的,券商股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板块,只是需要注意短期市场回调的风险。”从板块上看,他依次看好券商、保险、军工、互联网金融等板块。
“A股的逻辑已经由存量资金博弈转变为增量资金博弈。”民生加银优选股票拟任基金经理黄一明表示,“产业资本、民间游资、还有来自信托、理财产品等高净值客户正在转向资本市场。散户的思维是追涨杀跌,作为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有自己的投资决策体系,但也会根据市场逻辑的变化不停地改进。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不仅是收益,还必须分散风险。”
融通动力先锋基金经理丁经纬也认为,在市场的疯狂中应保持一份清醒。他说:“虽然全市场都在喊中国大妈进场了,牛市来了不做波段,多头从2500点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胜利容易冲昏人的头脑。我似乎闻到了空头正磨刀霍霍、准备反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