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迈向年底,中央各部门动作频频,政策密集出炉,可以看出决策层对于“稳增长”的决心。一方面是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一方面是奔赴各地的中央督查组。
11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督查动员会在京召开,截至11月29日,中办、国办联合督查组全部就位,并已分赴内蒙古、甘肃、宁夏、天津、河南、贵州、江西、吉林等省区开展工作。
稳增长措施的落实成了其督查的重点。在这背后,是宏观经济形势持续遭遇的压力,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地经济增长数据来看,有超过六成的省份出现了减速,完成年初目标任务艰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央今年以来的反复督查,目的是为保证政令在地方得到贯彻。并且此次中办与国办的联合督查行动,不只是对国务院行政系统的政策落实效果进行督导,也包含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便于发现地方更深层次问题,整改后所取得成效也会更为明显。
两办联合督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国务院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全面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时隔4个月后,为了解整改落实具体情况,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又派出4个回访督促调研组。
仅半个月后的11月27日,中办、国办联合对地方再次进行督查。
汪玉凯表示,今年以来的反复督查,能够不断矫正地方“见绿灯跑步走、见红灯绕道走”的选择性执行政令的行为。并且此次中办与国办联合督查,将不仅能够发现行政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发现党务方面的问题。
此次督查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部署、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涉及8个方面、35项政策措施。
其中,重点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稳增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和民生保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尤其要看重点领域改革是否取得新突破,经济运行是否健康平稳,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是否取得进展,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
创新督查方式
督查的背后,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超六成省份经济增速的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前三季度有18个省份的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有4个省份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只有9个省份的增速比上半年略有提升。
在此情况下,督查显得很有必要。高盛高华报告认为,回访将有效推动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派出检查组监督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稳定经济,此前的督查使得5月、6月的经济环比增速出现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用电量6月同比增长5.9%,高于上月5.3%的增速。是全社会用电量连续第二个月加速增长。而今年1~4月,该指标增速曾明显回落。
经济的回暖与督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得到修正有很大关系。
汪玉凯表示,反复督查能够不断发现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以矫正政策落实中的不当行为。并使地方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修正,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够使高层切实掌握信息,了解政策出台后的成效与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政策。
例如此前,被国务院督查组点出存在 “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房地产业不确定性加大”等问题的江苏省,后续就出现一些变化——其服务业增长优于第二产业,前三季度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比GDP和第二产业增速高0.3个和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3.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加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动员会还要求创新督查方式,对部分重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网络社会评价,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比分析,增强督查实效。
汪玉凯表示,中央通过督查促使地方加大整改力度,防止懒政、怠政。并且,开展第三方评估及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能够更为公正、全面地发现问题,以使督查成效更为明显,促使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