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股神"炒港股7年遭"腰斩" 提醒投资者认识风险

2014年11月26日 10:41    来源: 武汉晚报    

  从11月17日正式开通后至本周二,沪港通已顺利运行7个交易日。与之前的热情预期相比,沪港通大抵可用八个字概括:北热南冷、回归常态。最显著的表现是,本周一周二,沪股通的标的每天都有近二十只个股涨停,而港股通的标的跌多涨少,最大的标的跌幅已超过20%。

  南京股民赵先生股龄10多年,在朋友圈里颇有A股“股神”之称,资产从最初3000元炒到数百万元。但对港股通他坚决不参加。原因是六七年来,他先后投入40-50万港币炒港股,如今市值只剩下约20万港币。他告诉记者,希望投资者清醒认识港股风险。

  赵先生是去香港旅游时开的港股账户,回南京后通过网络操作。先后买入3只港股都亏损。第一只是昌兴国际。“听消息买的,听说要重组。”买入时是6毛多港币,港股不设涨跌幅,有一天就涨到7毛多,他没有抛继续等其大涨,不想跌到只剩3毛左右了。

  第二只是国中控股(目前已更名为润中国际控股),是A股上市公司国中水务的子公司。“国中水务是环保股,有段时间涨得很好,A股股价10元多,但港股很便宜,不到1元。”于是赵先生7毛多买入,目前跌到只剩4毛左右。

  第三只是阿里巴巴。他从2007年该股在香港上市不久便持有,买入价18港元。这也是他在港股最成功的一次投资。可2012年公司宣布私有化要约,以当时股价的溢价42%回购股票。“每股回购价格13.5港元,高出市价12港元,但还是低于我的成本价。”他想到过,马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在港股退市后再到美股上市,不过终究不能确认,因此还是卖股退出。“所以这次投资等于方向看对了,操作中不熟悉规则半路下车了。”

  总结三次投资港股的教训,赵先生提醒广大A股投资者,即便是在A股屡战屡胜的人,也须认识到投资港股与A股的思路和规则完全不同,这是最大的风险之一。

  据扬子晚报报道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