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11月17日正式开启,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交易有哪些影响?备受市场关注的沪港通主力QFII又有哪些表现?
来自香港交易所的数据显示,首日通过“沪股通”投资上海A股的资金达到130亿元,次日进场48.45亿元,第三日则进场26.12亿元。
“港股通”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首日额度使用17.67亿元人民币,次日入场3.51亿元,第三日入场进一步降至2.53亿元。沪股通港股通首周的表现日趋平淡。
对于目前沪港通前几日平淡的表现,北京某基金经理表示:“或许是由于沪港通的利好已经提前被二级市场炒作,当前市场整体的表现并不令人惊艳。”
另外沪港通交易额表现不佳,“此前若是对跨境投资有兴趣的话,早已通过各种途径在对方市场开户,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本身就有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和QFII等工具。而目前来看,买入对方市场股份的投资者,更多是着眼于长期投资,挑选自身市场稀缺的股票。”该基金经理表示。
另一方面,近期QFII开户数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根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10月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新开20个A股账户,其中,沪市11个、深市9个。这是自2012年1月份以来,QFII连续34个月开立A股账户,总数也由此达到了786个。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三季度末,QFII持股数量为224只,而中报持股数量为289只。从行业方面看,2014年三季度末,最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的行业是医药生物。QFII第三季度共持有A股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22只。
尽管QFII在中国股市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有投资者称其“水土不服”,不过这种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念依然受到追捧,有许多投资者希望更多外资能够投资中国,沪港通自然是这种期望的一部分。
沪港通会加快两地市场的融合,但由于不同投资者的偏好及成本等的差异,沪港通并不能完全消除两地的估值差距,同时也难以预测估值汇聚的方向。
不过投资者研究境外投资者的偏好,对于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有一定的启发。目前沪深股市中,哪些个股受到境外投资者的青睐?哪些行业又受其追捧?
医药生物为QFII持股数量最多行业
沪港通近期开启,不少投资者都在研究哪些公司和行业将会受到资金追捧。跟着QFII的脚步感受沪港通行业热度。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三季度末,QFII持股数量为224只,而中报持股数量为289只。从行业方面看,2014年三季度末,QFII持股数量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化工和食品饮料。
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成为最受境外投资机构青睐的行业。生物医药是QFII持股数量最多的行业。2014年三季度末,QFII持有22只医药股,较二季度末增加了6只,持仓市值金额最大的5只股票为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益佰制药、新和成和鱼跃医疗。
从这里也反映出QFII的特性,喜欢基础而稳定性强的行业,追求稳定回报。QFII选择TMT投资的并不多。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到香港某对冲基金经理,他表示:“我们对A股中医药行业比较关注。从过往历史上看,QFII喜欢的标的一直很一致,喜欢金融和消费类公司。”
申银万国证券发布的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称,沪港通开通后三类医药股最有可能受益:一是上证50成份股;二是各领域的龙头公司;三是稀缺、资源型的中药股。
此外,医药板块中,中药类上市公司也同样是H股市场的稀缺品种。尤其是像片仔癀、同仁堂、天士力等拥有独家中药产品,并在细分行业拥有绝对优势的上市公司,同样有望获得境外资金的高度关注。
广发基金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医疗支出,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12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仅为日本的一半, 约为美国的1/4。美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8895美元,日本为4752美元,而我国仅为322美元。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上的投入将与发达国家趋同,使得医药行业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
银行成QFII持股市值最高行业
根据Wind统计数据来看,三季度末QFII的十大重仓股(按持股市值算)分别为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格力电器、华夏银行、贵州茅台、海螺水泥、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上汽集团和上海机场,有一半来自于银行板块。其中,兴业银行成为境外机构持有市值最高的个股,达到212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以行业计算,QFII持有银行市值最高,达到478亿元,其次为家用电器,达到122亿元,不过持有家用电器市值环比减少了8.87亿元,而银行市值则增加34.5亿元。其他持股市值较高的板块还有食品饮料、汽车、建筑材料、交通运输、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
Wind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以QFII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计算的十大重仓股与按市值计算结果相同,仅是排名上有所区别。
16家上市银行中,沪港通开启首日(11月17日)有15家出现股价下跌,跌幅最大的甚至超过了2.8%。此外,9家A+H两地上市的银行(同时也是沪港通标的股)11月17股价也是全部下跌,跌幅最小的工商银行也下挫0.79%。
虽然银行股在沪港通开启首日的盘面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但是11月以来,银行股日均成交额大多出现大幅增长。
从11月交易数据来看,浦发银行的表现尤为抢眼。浦发银行11月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29亿元,几乎是10月日均成交额(15亿元)的一倍。
对于A+H股的国有四大银行来说,农业银行在四大行中近期的日均成交额最高,11月以来的日均成交额为11亿元,而前一个月的同一指标仅为4亿元。
此外,中国银行上述时段的日均成交额也由2亿元增至10亿元,工商银行日均成交额从3亿元增长至7亿元,建设银行则由2亿元增至6亿元。
从其余5家A+H两地上市银行股来看,民生银行近期日均成交最活跃,11月期间日均成交额高达22亿元,其后,依次为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
大秦铁路成头号热门股
沪港通开启后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目前,证监会已经公布了交易标的,沪股通标的股有568只,港股通标的股有268只。其中,沪股通标的股包括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上证380指数成份股、A+H股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
风险警示板交易的股票(即ST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以外币报价交易的股票(即B股)和具有上交所认定的其他特殊情形的股票,不纳入沪股通股票。
沪股通568只标的股中,QFII持有其中86只沪股通标的股。
据《投资者报》数据统计发现,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最受QFII欢迎的沪股通标的股是上海机场和海螺水泥,以上3只个股持股机构数量均为7家。《投资者报》近期分析筛查出的数据发现,海螺水泥排在两市A+H股价倒挂差距最大的第三位,前两只分别是万科A和潍柴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沪港通开闸后,海螺水泥出现了持续的三连跌,最近一周股价下跌近7%,成为A+H股中股价下跌最大的个股。海螺水泥最近一周在香港市场也连跌三天,下跌近5%。
在沪港通开启的第一天,头号热门股为大秦铁路,当日获得沪股通账户净买入额超过10亿港元,以当日汇率计算,沪股通买走了当天大秦铁路总成交额的40%以上。截至11月20日,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秦铁路连续4天占领沪股通十大活跃交易股榜首位置。但如此集中的增量买盘完全没有起到推高股价的作用,大秦铁路当周股价下跌0.6%。
从相关个股三季报看,大秦铁路的机构股东包括社保基金转持二户、太平洋人寿个人分红产品账户、太平洋人寿普通保险产品账户、瑞银联合银行集团(以下简称“瑞银集团”)、南方富时A50ETF、鹏华基金。其中,瑞银集团作为老牌QFII机构持有1.35亿股大秦铁路。
活跃的境外投资机构
第三季度末,有68家QFII持有A股上市公司,其中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东方汇理银行和瑞银集团的表现最为活跃,三者分别持有26家、24家和22家A股上市公司。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在第三季度分别持有太极股份、中国化学、中青旅、森马服饰等26只个股,持股总数为1.15亿股,总市值达到16亿元。不过,虽然持股数量在目前的QFII中位居第一,但其持股市值却在境外机构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按持有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来算,恒生银行有限公司、荷兰安智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为最活跃的投资A股市场的QFII。
恒生银行第三季度末持有兴业银行20亿股,市值达到212亿元。荷兰安智银行是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比较早的境外投资机构,其三季度末重仓股有北京银行和红旗连锁两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14亿股,持股市值达116亿元。
欧洲的投资者瑞银集团投资的范围比较广,目前持有22只个股。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家合格境外投资者瑞银集团,A股投资史上已超十多年,可以说是众多QFII的“老前辈”,他的投资风格值得高度重视。
而三季度,瑞银集团重仓股分布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汽车三大行业,分别是贵州茅台、格力电器和上汽集团。此外,还有万科A、海螺水泥、上海机场等热门A+H股。
目前,德意志银行共持有18只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89亿元。德意志银行主要方向集中在稳定的银行业和基建水泥,其重仓股中,华夏银行、海螺水泥“出镜率”最高,其次则有江西水泥、华新水泥以及宁沪高速等个股。进入三季度,德意志银行则在交通运输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德意志银行最近出现在江铃汽车、华北高速、皖通高速、宁沪高速、深高速以及厦门空港9只个股的前10大流通股东之列,其中交通运输板块就占据6席,这是以往几乎没有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