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郯城农商行开通“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优先提供贷款扶持宠物用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发展。图为专业合作社社员在整理出口的宠物窝。房德华摄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同样令人忧虑。数据显示,利息费用加上担保、抵押、评估等非利息费用和隐性成本后,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成本高达12%至15%。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该如何破解?日前,以“小微金融商业发展模式与风险把控”为主题的2014年中国小微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就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体制改革、微贷技术与风险控制等议题,共商小微金融发展之道。
多因素影响 融资途径单一
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偏高,大中型企业挤占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同时,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记录缺乏等,也限制了其融资渠道的拓展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分析认为,从制度因素看,我国长期所处的计划经济环境导致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比重偏高,债权比重过高,股权等低成本融资占比明显偏低。大中型企业占用大部分信贷资金,挤占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此外,目前主要依靠担保和抵押防范信贷风险的银行信贷文化,根本不能适应轻资产无抵押的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从政策因素看,不合理的行政管制以及政策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导致不能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一套完备的担保增信体系。
张承惠介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一个矛盾现象:即国内货币信贷环境总体宽松,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略有下降,但事实情况却是银行找不到好项目,企业融不到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固然是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但也与其自身财务、人事、管理不够科学规范有密切关系。”中融国信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特点就是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相关信用记录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难以核实等,这导致银行对其信用和还贷能力存在质疑,也限制了其融资渠道的拓展。
多策并举 控风险破难题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需要多渠道增加融资供给,也需要银行创新、改善小微信贷服务。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征信系统,分类管理、技术标准和联网征信是突破口
如何破解困局?张承惠提出,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多渠道增加中小企业融资供给;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放松对信贷活动的行政性管制;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盘活沉淀资产,改变现有的以机构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转向以功能为核心的监管,促进小微金融业务蓬勃发展。
世界银行微贷业务咨询专家廖志英建议,应进一步改进现有银行业务,使业务下沉至微贷客户。银行应根据申请贷款客户的资质不同,将微贷业务分为快速微贷、微贷和小贷三类,根据微贷业务的核心环节设置贷款准入管理标准、贷款审批管理标准、授信执行管理标准、贷款资金管理标准以及到期收回管理标准等全流程管控微贷业务风险。
民生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市场总监王志成认为,小微金融业务与银行零售业务具有很多同质性,在日常业务开发中应突破银行传统经营思维,做到规划先行、批量营销和价格覆盖风险,主动贴近市场,透过人品、产品、抵押品“三品”,借助电表、水表、出口报关单表“三表”,形成“两圈两链”(“两圈”是指以批发零售市场、农贸商圈等为主的“有形商圈”和以行业协会、地域商会为主的“无形商圈”,“两链”指商超供应链、销售链)和周边散户为一体的和谐小微金融生态圈,进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延伸利润增长点。
“目前,当务之急是建立全国联网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这样既能促进小微企业规范管理,形成诚实守信的行业风貌,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尽可能全方位了解小微企业信用记录,从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技术标准和联网征信是破解小微‘融资难’的突破口。”张文中说。(经济日报记者 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