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惠而浦入驻合肥三洋董事会 旗下四品牌未来或有变数

2014年11月07日 06: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贾 丽

  随着近日惠而浦对中国家用电器制造商合肥三洋51%股份的收购完成,成为其控股股东,合肥三洋正式变身为外资企业。

  日前,惠而浦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而浦将迅速对面向中国市场的团队进行调整,在上市公司方面尽量保留原有中高层,并整合资源,加速中国市场本地化。此次收购极大补充了惠而浦在中国现有的布局,未来加大与中国企业不限于业务层面的合作。”其称,目前“三洋”、“荣事达”、“帝度”、“惠而浦”四个品牌将在中国市场并存,不排除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美方全面进驻董事会

  合肥三洋彻底变身外资企业

  惠而浦方面表示,在这次交易之后,惠而浦计划,将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着此次收购的是,合肥三洋人事调整,管理层将迎大变革。惠而浦派驻人员对董事会成员及高管进行交接。收购完成后,惠而浦对公司董事和高管进行了调整,日方董事全面由美方董事代替,并调整了原有中方董事人员。高管方面,总裁(原日方森本俊哉)由董事长金友华代替,CFO由美方Arnab Bagchi代替。

  惠而浦方面表示,在上市公司层面,将公司经营控制权交给上市公司原有团队,仅派出财务总监作为公司经营的监督人。

  业内人士认为,从惠而浦在人事上的调整来看,体现了惠而浦本地化经营的决心。惠而浦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后,欧洲产能将向中国转移将逐步落地,外销将成为公司未来3年的重要成长点。

  惠而浦方面表示,有信心通过这次交易,促进其在中国的长期销售与盈利的增长,并加快合肥成为全球家电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的步伐。惠而浦将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投入大量技术、市场、产品开发及运营方面的支持。

  惠而浦的中国野心

  收购是最快的方式

  惠而浦为美国传统家电巨头,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势,今年来在全球快速扩张,对中国市场也野心勃勃。在收购合肥三洋后,惠而浦随即宣布了另一宗跨国并购--收购意大利白色家电制造商意黛喜公司66.8%的股权,该交易最终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惠而浦早在20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先后与雪花、水仙、蚬华、蓝波等家电品牌合作,但合作皆不太理想;也曾寄望借苏宁、国美影响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然而合作横生枝节,未达到效果。

  据了解,为2013年,惠而浦中国营业收入共计12亿元,净利润亏损近4700万元。

  “惠而浦在中国市场一直以来主做代工,然而要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必须构建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而不是仅依赖贴牌。对于熟悉却难以进入的中国市场,收购成为其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品牌建设来抢占中国市场。”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

  惠而浦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彦表示,惠而浦在产品机构上进行调整,高端产品向更庞大的中端市场延伸,补充和丰富产品线。在全球布局中,惠而浦已将重心倾向于中国市场。其曾称,惠而浦要尽快实现进入中国家电品牌前三甲的目标。

  为了不再沦落为“一个边缘人”,惠而浦选择控股了合肥三洋。

  四个品牌如何生存?

  未来或调整品牌策略

  然而收购后,三洋品牌在惠而浦内部又将如何生存?对此,惠而浦方面承诺,成为合肥三洋的控股股东后,会首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即凡是合肥三洋已有业务,包括未来规划的业务,惠而浦将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而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厂。

  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后,合肥三洋将从原来拥有“三洋”、“荣事达”、“帝度”三个品牌变为加上“惠而浦”之后的四个品牌。合肥三洋一度因品牌定位不清而摸不着头脑,而惠而浦的入驻是否会让四个品牌陷入混沌状态?

  惠而浦人士表示,三洋原有的三个品牌将不会消失,在市场定位各有分工。惠而浦将向中国引入更多产品品类,将高端产品向下延伸,扩大中低端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家电企业原本就有多品牌、多条腿走路的习惯,外资巨头进入后,在多品牌的操作层面的难度并不大,但各自定位如果不清晰,很容易出现精力分散,从而致使品牌竞争力降低。”

  奥维咨询(AVC)统计数据显示,合肥三洋洗衣机2013年1月-7月销量份额同比上涨1.3%,销售份额同比上涨0.54%,位列洗衣机行业第三名。

  苏宁北京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卖场还是线上,三洋品牌家电产品款式和型号均多于惠而浦,超惠而浦的2倍之多,三洋品牌关注度也显著高于惠而浦。”

  国美马甸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三洋品牌洗衣机销量暂未受到影响。今年,惠而浦波轮洗衣机销量提升8%,冰箱款式正在递增。低端产品的销量主要来自线上。”

  惠而浦人士透露,目前合肥三洋管理团队较为稳定,不会轻易出现变化。原有品牌将长期并存一段时间,但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不排除会对相关品牌策略进行调整。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