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通缩风险逼近衰退警报又起 欧货币政策恐松上加松

2014年11月04日 07:3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欧元区10月份通胀数据显示,该地区面临的通缩风险增加,持续施压欧洲央行采取进一步刺激措施。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在6日举行的1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后释放下一步行动的信号,该行可能在近期采取的进一步行动包括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公司债,并最早于明年初推出全面的量化宽松(QE)政策,购买成员国主权债。

  通缩倒逼宽松措施

  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份通胀率初值为0.4%,较9月份的0.3%略微上涨,但仍徘徊于历史低位,且远低于欧洲央行设置的通胀目标2%;10月份核心通胀率由9月份的0.8%跌至0.7%。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意大利央行行长维斯科警告称,欧元区经济面临通缩风险,正再次滑向衰退。维斯科称,欧元区中长期通胀预期正处于历史低位,未来5至10年的通胀预期已降至2%以下。他表示,欧元区经济正再次恶化,那些原本没有受到欧债危机冲击国家的经济也开始恶化了。为刺激经济,应对低通胀,欧洲央行已经准备好采取进一步行动。

  10月份,欧洲央行已宣布启动了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但目前看来,包括此前实施的负利率以及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等多项措施并未令欧元区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欧洲央行需要将资产负债表至少扩大1万亿欧元才能推升通胀,这也符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此前所宣示的目标。法国兴业银行则预计,欧洲央行需要将资产负债表扩大1.5万亿欧元。

  机构看好公司债

  针对欧洲央行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宽松措施,多家金融机构预计,除在12月实施第二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外,欧央行还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购买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尽管如此,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可能终究无法避免大规模购入主权债的行动,最早采取该行动的时间可能是明年初。

  法国巴黎银行外汇策略主管特兹伍称,欧洲央行可能在11月货币政策会议上释放“重大的”政策信号,进而有望从12月开始大举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瓦特瑞特称,虽然欧元区通胀率在10月略微回升,但欧洲央行最早在12月扩大QE规模的可能性恐怕要高于此前预期,因为现行宽松措施并不奏效。

  法国农业信贷集团认为,欧洲央行会循序渐进地推进其宽松政策,可能会从现有措施着手,比如在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上放宽条件,或将资产购买的范围拓展至企业债等其他民间债券。

  据Dealogic数据,欧元区企业债市场规模有1.4万亿欧元。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购买企业债的一大好处是,在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的同时,无需购买国债。一直以来,由于担心通胀失控和央行失去独立性,德国强烈反对欧洲央行效仿美英日大规模购买国债。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显示,基于当前市场环境,欧洲央行可能将在一年内购买500亿欧元公司债。苏格兰皇家银行则认为,欧洲央行需要购买最多1000亿欧元企业债才能满足扩大资产负债表的目标。因此,欧洲央行可能会购买由总部设在欧元区的跨国公司发售的债券,而非仅面向业务限于欧元区内部的企业。

  德国商业银行固定利率策略主管丽格认为,日本央行上周意外扩大宽松政策,相信市场会借此推高对欧洲央行将采取相应措施的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将在今年底推进购买资产支持证券的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央行已选定数家金融机构协助该行执行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其中包括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道富银行以及法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Amundi.

  不过,来自德意志银行和巴克莱资本等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为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欧洲央行最终仍可能在未来数季度内开始购买成员国政府债券。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工业领域通缩风险增大      2013年05月10日
  • · 担忧全球通缩风险 看空黄金者增多      2013年02月18日
  • · 通缩风险背后的结构性难题      2013年11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