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国十条”释放红利 保险业投资实体经济加码

2014年10月28日 07: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今年1月至9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87676.57亿元,其中“其他投资”同比增长62.74%——

  保险业投资实体经济加码

  

  经济日报讯(记者 江 帆)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保险业总资产达96075.79亿元,较年初增长15.91%;全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5934.17亿元,同比增长18.62%;产寿险保费同比增长均超过两位数,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341.86亿元,同比增长15.59%,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903.23亿元,同比增长17.31%。除保险保障业务之外,保险资金通过股票、基金和其他投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政策红利逐渐释放,实体投资日益加码,我国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也大幅提升。

  业务亮点频现

  前三季度保险业能取得如此业绩,与今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息息相关。特别是8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保险“新国十条”),再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对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其政策红利释放效应已经明显体现在前三季度的业绩中。

  按照保险“新国十条”设定的目标,在2020年我国将建成保障全面、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保险业,2014年到2020年的行业保费收入增速目标被提升至17%左右,同时将开启“递延养老试点”等一系列改革,这意味着寿险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自然也成为前三季度保险业提速的重要动力。“预计未来递延养老试点在全国推广后,将为寿险行业带来两位数的保费增速。”海通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说。

  健康险业务更是今年保险市场的亮点。今年前三季度,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60.36亿元,同比增长46.97%,而去年这一数字为-87.21%。如此大的反差与保险“新国十条”要求地方政府运用市场化机制,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障水平的要求密切相关。

  “对百姓而言,政府更多购买医疗服务,意味着其医疗保障标准和水平将提高,也有益于保险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记者表示。与此同时,保险“新国十条”还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这也大大刺激了保险机构投资发展健康保险的热情。

  前三季度的另一看点是投资型保险的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3152.15亿元,同比增长22.13%。投资型保险作为保险产品创新的方式,近年来伴随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而渐受市场关注,特别是互联网保险渠道的运用,更进一步拓展了这类保险产品的市场空间。最近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显示,理财型保险成为去年互联网渠道保费收入的亚军,占比达到27.9%。可以肯定,随着今年我国资本市场的继续回暖,此类保险产品保费增长将进一步上升。

  政策红利释放

  今年保险业的最大变化是发展定位的提升。保险“新国十条”明确将保险业放进了经济的大棋盘中,这意味着保险业保障经济的舞台发生了质的改变。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为5237.72亿元,同比增长16.17%,其中产险业务赔款2641.65亿元,同比增长12.31%;寿险业务给付2105.16亿元,同比增长17.20%;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397.83亿元,同比增长40.76%。这些体现保险业对经济整体保障和支持力度的数据指标,有望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中进一步提高。

  除了保险保障业务,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同样值得关注。今年1月至9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87676.57亿元,较年初增长14.05%。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中的“其他投资”一项尤为抢眼,达18277.48亿元,同比增长62.74%。这个数据诠释出保险业在落实保险“新国十条”关于险资要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新进展。保险“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探索资产证券化、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看来这一精神正在得到实质性推进。

  此外,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金额达到8774.99亿元,同比增长16.18%。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保监会在险资投资方面不断创新,连续推出了多项新政策;另一方面则与三季度上证综指涨幅超过14%不无关系。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上标准的机构投资者,提升投资比例当属必然;同时,保险资金属于长线资金,增加投资也体现出大资金对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