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7.3% 三季度GDP增速创5年半新低

2014年10月22日 07:10    来源: 钱江晚报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

  三季度GDP增长7.3%,创下5年半来最低增幅,此前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而当时正处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关于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第三季度GDP增7.3%

  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

  早在公布数据之前,国内一些经济机构纷纷对二季度的GDP进行了预测,而根据各个机构的预测来看,三季度数据符合市场预期。

  “虽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盛来运表示,一至三季度GDP增长7.4%,三季度是增长7.3%,确实比去年又有回落,但今年就业形势不错,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1~9月份上涨2.1%,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在国际形势目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经济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三季度增速有所回落?盛来运表示,主要是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农村居民收入跑赢GDP

  经济新常态下的5大亮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较大,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还跑赢了GDP增幅。

  而在新常态下经济运行也显现五大亮点:

  一是产业结构在孕育着新的突破。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二是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

  三是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收入跑赢了GDP”。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也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还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整体得到提高。

  四是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五是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的方式,由过去过度的依赖于资源消耗粗放式的发展,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向转变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份在茁壮成长。”盛来运表示。

  寻找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与市场预期一致,三季度经济增速再度放缓。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航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外贸和金融指标来看,目前中国进入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在工业现代化的末期,很多国家都会碰到这样的一个困境。

  中国要怎样突破这个困境?叶航表示,这需要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以及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需要寻找到后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叶航说,从金融指标上分析,一年前,政府把银根收得很紧,而这一年来,银根较为宽松,资金比较充裕。“此外,我们的传统行业不像过去那样辉煌。”他指出,其实对于传统行业,突围并非就是要换主打产品,如马云的成功就是营销模式的转变,互联网的营销模式,使传统产品价格下降,因此传统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对于明年经济走势,不少专家均表示,明年经济可能会继续探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结构调整仍在继续推进,这会抑制经济增速。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预测称明年经济增速将下滑至7%,其认为投资继续下行是主因。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