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和保监会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前海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证监会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前海金融先行先试批复意见15条。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深化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前海开发开放的意见》,就进一步加快深圳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前海金融保险先行先试做出8条批复。这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我国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密集出台针对深圳前海的金融改革措施,其中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证监会表示对上海自贸区实施金融扶持的政策,依相应的程序可以在前海试验和落地。
那么,前海能否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前海和上海自贸区相比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如何进行差异化的地位?证券行业如何在前海金融改革开放中争得一席之地?
前海开发区和上海自贸区是在十八大以后,我国大力推进金融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相继成立的,目的都是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线,但定位却各有千秋。上海自贸区的目标是围绕“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建成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国自贸区的样板,强调规则体系的建设,形成一套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自贸区政策体系。而前海的定位则是探索深港澳的合作机制,打造深港澳金融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试验窗口,体现出了区域性和灵活性。
定位的差异决定了发展道路的差异和政策体系的差异。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经验,前海需要做的是引进、吸收、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否则就不能扬长避短,不能实现差异化的发展,在未来激烈的自贸区竞争中找不准定位而处于劣势。
上海自贸区属于“国家队”的定位,由于要打造全国可以复制的样板,在探索过程中一直是小心翼翼,试错功能较弱。9月26日的《华尔街日报》甚至刊登《上海自贸区或令人失望》的评论文章,认为上海自贸区内国际资本所期待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措施并没有公布实施,作为试验,上海自贸区的功效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当然,我国搞自贸区试验无需他国来指手画脚,因为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涉及我国的金融体系安全,按照自身的规划和节奏来实施金融开放是必要的。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来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比如缩减负面清单,规范工商登记,以及单一窗口建设等。但正是由于其国家自贸区试验的样板这样一个定位,给了上海自贸区先发优势,同时也让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改革的进度似乎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金融改革已落地的政策低于预期,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短板。又比如负面清单管理,虽然2014年6月30日的第二版负面清单已经由第一版的190项缩减到139项,但美国商务部部长依然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改革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但仍不足以达到中美BIT谈判的条件。因此,上海自贸区因为承担国家模式的重任,在实质性举措方面依赖国家政策的系统性节奏,从而缺乏市场灵活性和创新性。
但前海的定位相对来说就轻松得多,其一,作为区域性的金融试验改革窗口,其目标瞄准的是香港,其特色就是粤港澳合作,这个是其他区域不具备,也是复制不了的。因此,前海也不必考虑其政策的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只需考虑政策的适用性。其二,前海作为区域性的金融创新窗口,其试错功能较强。简单地说,错了可以叫停,可以重新来过,出现了风险也是区域性的,可以承受的。而不像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一举一动都不容有失。其三,前海靠近香港,而香港在金融贸易国际化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前海可以利用香港的通道优势,在人民币境内外双向流动方面更加具有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虽然后发,完全有先至的可能。其四,深圳的改革创新精神是独一无二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盛。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其创新的环境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
因此,“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前海需要紧紧抓住自身特色,利用灵活性的优势,走出一条大胆创新之路。一是推进在前海开展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等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业务模式创新。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范围,逐步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出和流入的无障碍通道。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开展深港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同业转贷款和外商以人民币直接投资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深圳机构率先在香港募集人民币资金开展境内证券投资业务等。二是引导和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积极推动港资机构在前海按规定设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推进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协调合作,为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提供相关服务的具体方案。三是积极推进“深港通”的落地。和“沪港通”比较起来,“深港通”的特色在于创业板。未来的创业板将更加具有活力,证监会已经明确支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要让香港的投资者有机会投资深交所的创业板市场。
(作者何诚颖,系国信证券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