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贷款增速超预期 货币政策实质性转向近期难现

2014年10月17日 07:1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莫 

  向好

  16日出炉的多项金融数据释放出相对积极的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72亿元,超过市场普遍预期;M 2增速达12.9%,稳定在13%左右的目标区间。受到存款偏离度考核的影响,存款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针对这样的数据,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压力不大。短期内,央行可能仍将倾向于采取压低回购利率的方式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而降息这样的方式短期内可能不会采用。

  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8万亿元,环比多增1268亿元,同比少增3278亿元,余额同比增速约14.5%,较上月末的14.9%下降0.4个百分点。而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2.8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少1.12万亿元,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2009和2010年同期平均水平多1.56万亿元。“由此可见,今年前三季度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他说。

  而从社会融资结构来看,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9.8%,同比高出7.7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合计2.1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6.6%,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三项合计融资2.27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17.6%,比去年同期低11.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的三项表外业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最高时超过30%,而目前低于20%。表外融资的收缩,表明年初以来加强表外业务监管的政策措施成效显现,这有利于缩短融资链条,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盛松成称。

  数据还显示,9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57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1547亿元和702亿元,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7300亿元的中值。

  “分结构看,主要是企业部门短期贷款新增1646亿元,扭转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可能反映出9月工业生产状况改善,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1707亿元,较上月回落,新房贷政策实施后或许重新升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达到7.6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045亿元。“尽管社会各界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颇有微词,但统计数据说明实际信贷投放规模依然远超市场预期。预计全年增量将超过8万亿元,这将成为信贷投放规模的历史第二高点,仅次于2009年的9.59万亿元。”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不过他也说,依靠信贷投放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

  “9月信贷规模和社融规模均好于前值,数据整体有改善,可视为积极信号,融资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

  平稳

  M 2增速微升0.1个百分点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 .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杨驰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以来广义货币M 2的波动性显著减小,基本上在13%左右的调控区间上下浮动,反映出央行在货币投放的调控节奏上更加精准,力图将全社会的流动性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机构按照时点数算,得出9月M2实际增速应为11.6%。央行特别说明,9月末M 2增速是剔除基期“冲时点”因素影响后的可比口径数据。

  盛松成表示,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有效遏制了存款季(月)末冲时点的现象,促进了存款、贷款的平稳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实质上的不连续与不可比。这是因为政策实施后,月末存款余额将接近月度日平均余额,而去年同期月末存款余额则具有明显的冲时点特征。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仅为0.9%,基本不存在“冲时点”现象;而去年同期则高达2.4%,具有明显的“冲时点”特征。因此,今年9月到明年8月如仍按照原来的方法计算货币供应量增速,那么货币供应量实际增速将被大幅低估,影响社会各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准确判断。

  “为此,需要剔除不可比因素,也就是剔除去年同期存款冲时点的金额。经可比口径调整后的货币供应量增速能基本纠正货币供应量增速的低估。但因为在计算中采用了日均存款与期末余额,而这两者均包含冲时点因素,导致据此计算的货币供应量增速依然存在微小的低估。”盛松成称。

  而受上述《通知》的影响,9月新增存款仅为9243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个和4.5个百分点。杨驰表示,人民币存款的月度同比增速30年以来首次降到个位数,与监管当局出台加强存款偏离度的政策有直接关系,也反映出受互联网金融冲击、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将对未来的信贷投放形成不利影响。

  盛松成表示,目前,M 2增速基本上仍在年初预期调控目标范围内。预计未来货币供应量仍会保持平稳增长,稳定在13%左右的目标区间。此外,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和经济潜在增速放缓,未来货币信贷增速可能总体会趋于下降,对此应客观看待。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加快发展,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货币短期波动性增大,因此不宜对货币增速的短期变化过度解读。

  谨慎

  货币政策基调短期或不变

  最近市场人士呼吁降息的声音有所增加。但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年内央行对于降息这样的政策将仍比较谨慎,定向放松的主基调不会变。

  “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强结构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盛松成17日表示。

  “如果仅仅是针对M 2,在M 2没有明显低于目标值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压力不大。”中金报告指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16日发布报告称,9月社会融资活动、特别是信贷供给基本平稳,但实体经济和微观层面的总体活跃程度依旧偏弱。他表示,“三期叠加”对社会融资需求和银行存贷业务形成的压力继续显现。未来,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合理投放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力度将适度加大。但报告也同时强调,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会改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基本保持稳定,央行将继续采取定向操作,加大结构性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14日进行200亿元的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4%,这是正回购利率继7月14日和9月18日之后的年内第三次下调。正回购中标利率连续下调也被视为央行试图通过引导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下行从而引导长期利率下行,并被看做是“变相降息”。

  温彬则称,9月末出台新房贷政策和近期压低回购利率,再次体现了央行进行定向调控的思路,预计四季度不会出现货币政策的实质性转向,继续保持“稳健+定向”的政策组合。

  不过,刘东亮表示,在连续实施多轮小规模的总量宽松,而融资仍显疲软之后,央行的货币政策或将更加转向价格调控而非总量调控,预计将会有更多压低市场利率的举措出台,但最关键的仍在于降低贷款利率,考虑到四季度经济不大可能有明显反弹,降息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将会同步下调存款利率,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