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债市打黑掀起第三轮风暴

2014年10月16日 08:20    来源: 深圳商报     陈燕青

  继银河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监代旭被查后,昨日国海证券公告称,公司总裁齐国旗被检察机关刑事拘留,副总裁陈列江协助调查。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的债市整肃和反腐风暴仍在持续。据悉,监管层即将向各省下发针对债券风险防范的细则。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打黑风暴,多位业内人士昨日表示,整顿有利于债市的健康发展,降低发行成本,而各家券商的固定收益业务也将重新洗牌。

  国海两位高管被查

  国海证券昨日发布重大事项公告。公告显示,检察机关10月14日向国海证券发出口头通知,刑事拘留公司总裁齐国旗,副总裁陈列江协助调查。公司暂未收到检察机关或其他单位的任何相关书面文件。

  资料显示,齐国旗1987年7月起,先后在君安证券、国泰君安、民生证券等单位任职,后加入国海证券,曾是公司副总裁,2011年8月至今出任国海证券总裁。陈列江1997年7月起,先后在国泰君安、民生证券任职。后加入国海证券,出任过总裁助理兼固定收益证券总部总经理,现任国海证券副总裁兼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国海证券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暂由张雅锋董事长代行总裁职责,公司会按照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外,国海证券同时还发布了三季报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超过60%。

  据悉,齐国旗、陈列江在固定收益市场浸淫多年。固定收益业务是国海证券的品牌业务,公司在国债承销方面曾排名券商前三,金融债券承销金额连续七年稳居券商前五名。根据国海证券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海证券共完成17家主承销项目的发行承销工作,其中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1家,债券项目16家;完成3家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

  受此影响,昨日国海证券低开2%,临近午盘,在券商股全线大涨的带动下翻红,收盘上涨近1%。

  对于国海证券而言,此次两位高层被带走调查,或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来自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国海证券承销、保荐及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为3.06亿元,位列行业第17位。

  后续或有相关人士落网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齐国旗和陈列江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的原因,但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陈列江作为分管固定收益业务的副总裁,与证券业的债券风暴不无关系。

  北京投行人士王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企业债尤其是城投债需要发改委审批,国海在这块业务上做得较多,发改委企业债审批相关部门被卷入债市反腐风波,多位领导相继被查,因此相关人士卷入其中也不足为奇。”

  去年4月,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邹昱和中信证券固收部执行总经理杨辉相继涉嫌违规,被监管机构调查。至此,债券代持、养卷引发的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浮出水面,也宣告监管部门拉开债券市场核查风暴的序幕,整治债券市场的违规行为。

  去年9月,宏源证券债券销售与交易部总经理陈智军及副总经理叶凡、国信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总裁孙明霞及两名固收员工因个人原因接受公安机关调查,将债券稽查风暴推向第二波。

  今年8月,媒体曝出发改委财金司前任司长张东生被调查,随后海通证券债券融资部总经理曲林、银河证券固定收益业务线业务总监代旭等,也被司法机关带走接受调查。

  9月21日,银河证券的一则声明印证了此前的传闻。公告称,银河证券固定收益业务线业务总监代旭及两名相关员工,因“个人原因”正配合国内司法机关工作。

  如今国海证券高管的被调查,或许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债市整肃和反腐风暴仍然在不断深入,后续或许还有其他相关机构人士落网。

  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看来,债市打黑风暴的持续意味着券商固定收益业务面临着新一轮洗牌和重新排位。“一些此前向官员利益输送而在债券业务发展较快的券商,或因此次打黑风暴而受损,毕竟被调查的大多是在企业债承销市场前几名的主流券商。”他表示。

  “债券一级市场黑色利益链来源无非就两块:一是项目发债获批后的回扣,二是在债券分销时指定给关系户。发改委对企业债有审批权,有些券商为了项目尽快获批会行贿。”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王先生表示,“去年的反腐主要针对的是一级半市场,发行腐败的源头仍在审批上。”

  传发改委恢复受理企业债

  近期有传闻称发改委暂停受理企业债发行申请,记者昨日咨询了几位券商人士,大多表示有所听闻但无法完全证实。据悉,今年下半年,企业债审批和发行已明显降速,虽然发改委将初审权限下放至地方发改委,但地方层面积极性并不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听说有的上报资料退回来了,要求等最新规定重新提交资料。如果企业债发行窗口暂停也是与发行审核可能面临调整有关,与反腐关系不大,重新受理材料估计要等新要求下发以后。”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则认为,企业债发行窗口如果暂停,也不排除与之前的债市打黑风暴有关。

  不过,昨日有消息称经过各券商债券部门人员与监管部门积极协商,发改委已决定今日起重收企业债发行相关材料。同时,监管层即将向各省下发针对风险防范的细则。

  国庆前夕,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严格规范发债准入、加强债券存续期监管、规范和约束承销商等措施,形成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政策体系。

  据了解,今年以来的债市整顿,主要集中在企业债的发行审批环节,剑指债券承销发行的一级和一级半市场。债券的一级市场主要包含:券商拿项目-发改委审核-债券销售三个环节,与二级市场相比,这个链条寻租空间更大且收益也更高。

  如何看待这次债市整顿的影响?对此,胡艳妮表示,“打击债市一级市场的腐败问题,有利于降低债券的发行成本,对债市二级市场影响不大,目前债市的资金宽松预期较强,预计将维持慢牛格局。”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债市风暴未止 国海证券总裁遭刑拘      2014年10月15日
  • · 债基年内平均涨幅9.32%      2014年10月08日
  • · 长信利丰:债市慢牛仍可持续      2014年09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