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在加速银行业境内外双向融合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播速度和广度明显加快和扩大,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难以在全球性金融风险事件中独善其身。如何防范风险,在适度监管与确保行业健康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提升中达成平衡,监管方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大。
迎来开放大发展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阶段。在银行领域,随着财政与金融的分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分离、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现代银行体系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为两翼、多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30余年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如今,中国银行业共有法人机构近4000家,总资产160多万亿元(约合26万亿美元),占中国全部金融资产的90%以上。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践行各项国民待遇准则,银行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42家法人机构、92家分行和187家代表处,总资产达到4370亿美元,年均增幅近20%。同时,中资商业银行已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127家营业机构。
在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的同时,中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数据显示,中资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2.4%,不良贷款率为1.08%,拨备覆盖率为263%,总体风险可控。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今年6月底公布的全球商业银行排名中,按照资本实力划分,中资银行有110家进入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其中4家银行跻身前10位。
对于未来的开放走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会见来华出席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的外方代表时明确指出,中方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地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序扩大资本和货币市场对外开放。
监管直面新挑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走到了第6个年头。虽然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中逐渐走出危机阴影,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脆弱性。各监管当局均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监管,以提升金融系统运营的稳定性。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经济金融发展的稳定全局。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效的银行业监管体系。然而,全球经济金融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给行业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源于银行体系日益复杂、风险敏感性不断增加、监管标准不断提高,近年来,以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国际银行监管规则复杂性不断增加。尚福林指出,尤其在资本、流动性等方面,监管规则的复杂性既增加了银行的合规成本,也影响了监管有效性,希望国际银行监管界能够逐步减少对模型和计量技术的过度依赖,采用杠杆率、存贷比等简单可比的监管指标,进一步简化和明确监管规则。
同时,尽管国际监管界在危机管理和跨境风险处置方面实施了大量改革,但当前跨国银行“大而不倒”问题仍然存在,监管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跨境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置的成功经验仍有待积累。尚福林呼吁各方共同推动危机管理和风险处置的跨境合作机制建设,打破本位利益,突出共同责任,有效防范国别性、区域性和国际性金融危机卷土重来。
此外,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结构性监管制度规则,有的规则从保护本国银行业的角度出发,在对外资分行的子行化监管、外资机构的业务规模约束、母行资金回流限制等领域的规定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悖,不利于国际银行业的公平竞争。一些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主要以先进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资产结构为蓝本,未能有效兼顾全球银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对此,有必要建立针对不同资产结构、业务复杂程度、风险特性的包容性国际监管规则体系,创建公平的国际银行业发展环境。“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现象是,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金融风险往往随之而来。我们要警惕银行业表面成绩下可能隐藏的风险和危机。”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强调。银行在竞争性领域提供准公共产品,为经济、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基本的、必要的金融服务。作为监管当局,应该平衡好银行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盈利水平、社会贡献等目标。
正如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致辞时指出的,防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在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方面,既要鼓励金融创新,又要抑制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创新;既要坚持国际监管的统一性,又要避免“一个方子吃药”;既要注重监管的标准和规则,又要简便易行可操作;既要做好本国的金融监管,又要加强国际监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