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千亿美元旅游逆差反观中国旅游市场

2014年09月29日 20:18    来源: 新华网     蔡敏 朱青 李云路

  即将到来的中国“十一”黄金周所蕴含的旅游消费商机让国内外商家兴奋,然而刚刚公布的一组数据值得国内旅游市场思考。

  中国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出境游消费超过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而入境游收入总计247.71亿美元,同比下降1.8%。2014年中国出入境旅游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消费为海外游客入境消费的3倍。

  此间观察者指出,在中国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背景下,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刺激内需的重要方面,国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中国黄金、世界分享”,更期待“世界黄金、中国分享”。

  也有专家指出,旅游逆差有助于全球贸易特别是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间形成“再平衡”,能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千亿美元这个巨大的数字仍然值得反思:如何让中国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将庞大的消费释放在国内,从而进一步刺激内需,提振经济。

  国庆节前,上海30岁的白领邓蔚雯刚刚结束日本的旅行。她和丈夫近几年更多地选择国外作为旅游自由行目的地。

  “经济能力变好了,加上人民币汇率提升,我们渴望享受更为舒适的旅游体验,景点人少、服务诚信、出行方便等因素都让我们更愿意走出国门旅游。”邓蔚雯说。

  反观国内的旅游,邓蔚雯毫不客气地指出,国内一些景区景点还停留在比较低端、依赖门票涨价来谋利的阶段,门票动辄一两百元,服务却根本跟不上。一到假期,人多车挤,商贩随处抬价叫卖,有时候进去了只想赶紧逃离。

  “在巴黎老佛爷百货我亲眼见证过消费强大的国内旅行团。商场配备会讲中文的导购员,街头餐饮琳琅满目,中餐有的比国内还便宜。想想这些其他国家的旅游便利,吸引外国游客,国内市场差得很远。”北京白领李瑞说。

  早在2009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就已出现逆差。仅5年时间,逆差规模就从20亿美元飙升至千亿美元,增长近50倍。

  常年在上海工作的德国女性陆怡也加入了这场中国旅游业如何“逆袭”的讨论。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她表示跟着中国旅行社出行,常常碰到“人山人海”和“走马观花”的问题,而自由行又会遇到语言和公众交通不便的困难。

  “和很多年前一样,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仍以观赏静态的文物古迹为主,而很少为生动的旅游文化产品而心动。中国旅游市场缺乏独特并制作精良的产品,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之后‘无所消费’。”她说。

  在这位欧洲女孩眼里,“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美丽的旅游资源,但需要做更好的计划、有序地发展。”

  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剑则表示,国内免税业务发展滞后,大量国际高端商品价格比国外贵,是游客涌向国外消费的原因之一。

  在全国多个旅游城市入境游客量下降的时候,安徽黄山市却在2013年迎来入境游客与创汇双双同比上涨。

  创新推动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传统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养生等复合型转变,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更多把游客合理留在黄山、放大综合效益。这种方式赢得了市场和游客青睐,也折射了“体验”提升为旅游业带来的市场动力。

  今年8月,中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近5年来,中国政府第三次专门为旅游业制订文件。

  这份意见提出,要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旅游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提高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广大游客获得放心、舒心、开心的美好体验,实现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的出游期待。

  “在人口基数大、景点商业化过度的背景下,国内旅游服务更应该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尊重市场需求,用心完善自己。旅游业对转型升级,缩短甚至扭转逆差有信心。”张剑说。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