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的钱想要有个好收成,最需要的就是过往业绩持续稳健的基金经理能够稳定下来。
但凡投资基金有些年头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明明过往业绩不错的公募产品,最近一两年突然像换了只产品似的,业绩明显低于预期,让投资者觉得选择一只好的基金长期放在手上,实在是比登天还难。这中间的最大原因,除了证券市场的风格经常转换外,往往还因为掌管这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换了。基金经理一换,同样的一只产品,过往业绩记录就几乎失去了参考价值。很多时候,公募基金的唯一确定性,在于它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公募基金如此,私募基金更是如此。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行业的人才流动极为频繁,投资者花好大力气挑选或者经由专家推荐的一只优秀基金,基金经理一换,业绩往往大变脸。以笔者 定投的一只基金为例,过往业绩甚至不输于王亚伟 ,但笔者定投后不久,基金经理辞职走人,最近3年这只基金的业绩由过去的领先变为倒数,也成为笔者定投的4只基金中唯一至今亏损的产品。
实际上,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如果基金经理走人,尽管基金产品还是原来的名字,但从实际运作的角度来说,已然变成另外一只基金。投资者选择公募基金时,最应该看重的还是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风格、过往投资业绩、性格特点等,但业绩做得好的基金经理,在现有的体制下,又极易逃离公募基金界,转投私募或者 保险 资管等其它资产管理行业。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的钱想要有个好收成,最需要的就是过往业绩持续稳健的基金经理能够稳定下来。
随着各路投资精英相继进入私募江湖,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对于私募基金来说,一般基金经理都是私募基金的创始人,既然是自己的事业,就基本不存在跳槽,除非因为业绩不佳而被迫清盘。相比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重仓股没有信息披露的要求,这也使得投资者很难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除了公开的过往业绩外,私募基金仍然具有神秘的色彩。有鉴于此,高净值客户在投资私募基金产品时,更应该去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过往投资业绩,尤其是其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因为既然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变,他的核心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就不会大变。
比如,有的私募以短线见长,有的私募喜欢重仓低估值的蓝筹股,有的私募专做医药股,有的私募主攻 创业板 ,有的私募是价值投资,有的私募是价值投机,有的私募则是基本面加消息,如果投资者对私募管理人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就可以结合自己对市场风格的判断以及风险收益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比如在蓝筹股大幅反弹的阶段,就可以选择蓝筹风格的私募;在 中小板 和创业板大涨的最近一两年,不妨选择中小市值风格的私募;爱好投机的,可以选择短线主题投资型私募;喜欢长期持有的,不妨考虑真正的价值投资派。
投资私募基金的主要是高净值客户,这部分客户一般而言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选择适合自己的私募产品,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收益特征的私募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