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申华控股净利巨幅下滑疑云 政府补贴股东输血难止跌

2014年09月28日 14:43    来源: 企业观察报    

  申华控股上半年的业绩可谓惨不忍睹。

  据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华控股)半年报披露,上半年企业共亏损8090.89万元,净利润下滑1916%,上年同期公司盈利445.5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8.71亿元,同比下降35.77%。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立喜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申华控股涉及的业务领域过多,汽车、新能源、房地产都有涉猎,但却并没有主营业务,而且做得也不好,“很乱,早就已经不关注该企业了”。

  那么,申华控股净利润为何急剧下滑?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企业观察报记者就此致电申华控股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该人士称其正出差在外,不方便接受采访。记者邮件联系该公司董秘翟锋,截至发稿也未得到任何回复。

  政府补贴下降或是主因?

  对于净利润等的全面下滑,申华控股在半年报里解释道:报告期内业绩亏损,主要是由于参股公司高端车业务板块新投资设立企业正处于投入期,尚未产生收益,导致本期投资收益下降,同时相比上年同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下降较大,导致利润下降。

  企业观察报记者查阅申华控股半年报发现,营业外收入一栏,申华控股得到政府补助的数额达到1160万元,而上年同期则更是高达4949万元。明细显示,仅政府奖励资金和企业扶持资金总数就占去了政府补助的六成。

  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用品业商会上海分会秘书长张寅华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可能会有一点,但是整车销售真正依靠的不是政府补贴,本身还是要依靠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申华控股来自政府1160万元的政府补贴却并不是“有一点”,这是否意味着此前其利润光鲜的背后,其实是政府补贴的支撑?据了解,申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华晨集团以及第一大股东辽宁正国的最终控制方均为辽宁省人民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政府补贴下降对申华控股净利润下滑产生影响,行业政策走向同样对申华控股不利。今年6月起,商务部宣布在包括汽车在内的多个领域进行反垄断。8月11日,湖北物价局依据反垄断法对4家宝马经销商给予行政处罚,总金额达162.67万元。

  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反垄断调查影响汽车行业整体的同时,申华控股亦受到波及。张寅华告诉本报记者,反垄断对整车销售市场的影响很大,“现在也不止是申华控股这一家公司,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全中国所有的4S店,整车销售市场,特别是5月以后,全部不行,下滑非常非常的快。” 张寅华指出下滑的主要是豪华车、高端车,未来中端车、低端车都会受到影响,“现在整车销售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张寅华如是说。

  大股东“输血”仍无力回天?

  对于净利润以及营收的全面下挫,申华控股并未坐以待毙。今年6月26日,申华控股第十次就停牌事宜发布公告,称该企业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当时很多证券分析师认为,申华控股复牌后,将进行定向增发,而“购买资产很可能与华晨密切相关”。

  果不其然,已经停牌3个多月的申华控股于8月5日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集团)以现金认购申华控股的定向增发,申华控股拟向华晨集团定向发行股票2亿股,发行价格为2.5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18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告资料显示,此番定增前,申华控股的控股股东为辽宁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辽宁正国),持有申华控股11.30%的股份。而华晨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12.84%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定增后,华晨集团直接持股比例增至11.66%,成为申华控股的控股股东,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股份增至21.80%,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华晨集团的增持,对申华控股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华晨集团5亿元资金补血申华控股后,其表现依旧不佳。据了解,申华控股是华晨集团在A股市场的两大上市公司之一,旗下主营业务除了汽车消费、房地产和新能源项目外,还有专用车业务。

  专用车项目去哪儿了?

  资深汽车工业专家陈光祖告诉本报记者,专用车在我国还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专用车也正是此次申华控股重组呼声最高的注入资产。

  据申华控股2013年年报显示,去年其汽车销量共129691台,完成全年计划的101%,其中专用车销量达18611台,完成全年计划的169%。然而销量完成如此好的专用车项目,在今年的半年报中仅仅作为竞争优势略微提到,并未有任何销量数据。那么,对于被寄予厚望的专用车项目,申华控股如今为何三缄其口不愿多谈?

  据悉,专用车业务作为华晨集团计划增长的第三块业务,于2010年正式进入申华控股的财务报表。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甚至期许专用车业务可以成为弥补华晨自主轿车业务低潮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祁玉民为华晨谋划的“十二五”规划中,他曾预计2010年“中国专用车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00万辆,五年后将会更大,华晨期望通过在专用车领域的布局拿到20%的市场份额”,祁玉民当时算了一笔账,“以2015年达到20万辆,每辆车30万元计算,就是600亿元。”

  2010年华晨集团专门设立了专用车子公司负责项目扩展,但在具体合资、收购事宜上,申华控股始终是重要一环。2010年7月,申华控股与奥地利路易公司签署合作专用车项目,计划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大批量生产专用车。之后,华晨集团更是加大马力投入专用车项目,2013年完成昆山专用车的资质扩类,与合作方一起将该公司注册资本从2200万元增至5500万元,累计布点商务车53家,为后续开发新产品打下基础。

  陈光祖表示,目前国内专用车市场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申华控股或者华晨集团而言,专用车或将成为其资本市场升值的一大优势业务。2013年年报显示,在申华控股的运营状况不理想的状况下,旗下的房地产和新能源投资项目也并未表现出强劲的投资回报预期,相比之下,只有专用车项目由于基数低则处于同比高增长状态。

  据了解,今年4月,继华晨集团与俄罗斯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卡玛斯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后,6月27日,华晨大连专用车公司又与阿迪雅房车公司正式签约合作。种种迹象表明了专用车在华晨集团整个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位置。

  然而,仔细查阅申华控股半年报,对于专用车项目的表现却是一反从前,只字未提,不免令人担忧专用车项目的进展是否顺利。

  “在发展专用车上,有很多企业有些一厢情愿,理想和规划是很美好的,但是最后整体的销售情况还是不是很乐观。” 张寅华如是说。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