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沪港通开闸的日期尚未正式宣布,但市场预测普遍将其定格为今年10月。近期包括两地交易所及券商在内的机构纷纷密集召开推介活动。但同机构与散户的热情相比,沪港两地股市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没有进入“冲刺”状态。
随着10月将近,沪港通推介活动也进入冲刺阶段。据本报记者了解,包括两地交易所及券商在内的机构将在本周密集召开推介活动。上交所和港交所将在深圳和北京相继召开沪港通研讨会,介绍沪港通运作模式及交易机制等。而包括瑞银证券、国信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也在本周举行针对投资者的沪港通推介会。
在机构热火朝天的推介会影响下,内地散户投资沪港通的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
但是,与散户的热情相比,沪港两地股市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没有进入“冲刺”状态。继9月16日放量回调1.82%之后,上证指数22日再度下跌1.70%,尽管近两日有所企稳,但仍然没有创出9月16日以后的新高。
再看港股,恒生指数9月5日至22日出现较为少见的“11连阴”,接连失守25000点和24000点大关,累计回调达5.31%。相比之下,同期的美股走势依然强劲,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9月19日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沪港两地股市的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港股连续回调,更因为市场上出现沪港通或延后的传言。
有市场人士认为,A股不到两个月时间持续反弹超一成之后出现震荡并不意外。近期恰逢偏弱的经济数据接连发布。本周又一次迎来IPO“抽血”考验,令部分原本看多的投资者产生了动摇。
提醒:内地散户注意风险
多家机构最新研发报告指出,沪港通启动初期,海外投资者很大可能是以偏小型、灵活的对冲基金为主。
对于可能最早投资A股市场的小规模、灵活的对冲基金,中信证券市场人士陈慕林这样评价:“这类投资主体与目前QFII的风格很不一样。QFII主要投资主体是主权基金、大型公募基金,而沪港通启动初期的海外投资者以偏小型、灵活的对冲基金为主,他们对于选股的策略也会有差异,给市场带来的波动也会相对较大。内地散户投资风险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