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公共养老金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股票的比例分别为80%、10%、10%,则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5.1%,按此回报率计算,则当前结余未来十年的投资收益可达到1.5万亿元,比现有方式增加7000亿元。假设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做实,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0%、40%、40%,则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7.9%,按此回报率计算,现有结余未来十年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
我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即企业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收入的20%和8%,以下统称为“统筹加个人”)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建立已接近20年,曾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但个人账户资金被借支,长期“空账”运行;部分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上目前养老金基本不参与投资,不能保值增值和自我积累,未来我国基本养老金缺口将达到几十万亿元,国家财政难以负担。
现行体系存在三点问题
一是政府养老责任过重,私人养老发展不足。我国现行的“统筹加个人”的基本养老金结余规模为2.4万亿元,基本上属于第一支柱的范畴。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规模为0.48万亿元,两者的比例为83%:17%。近期出台的企业年金税收递延政策,分别为企业和个人缴纳工资的5%和4%(总计为9%)提供了税收优惠,但因企业的第一支柱缴费为20%(美国仅为6.2%),负担已经很重,无力再增加缴费以加大第二支柱;同时税收优惠力度小也使得企业年金吸引力不足。第三支柱至今几乎为空白。
二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在目前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中,个人账户资金被社会统筹账户借支,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截至2012年底,空账规模达到2.6万亿元,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提高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容易引发不满。
三是投资回报低。当前2.4万亿元的基本养老金结余只能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回报率低于通胀,处于贬值状态。
养老金制度改革思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智利、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推行了公共和私人养老责任相区分的三支柱模式。同时,通过对养老金多元化投资管理,确保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养老责任的多方共担,减轻了国家负担。与此相反,近年来,希腊等国由于养老金制度过度依赖国家财政,加剧了主权债务危机,几乎致使国家破产。因此,我国养老金改革应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补充个人账户缺口,确保实账运行。补足个人账户资金缺口,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市场化投资运作,实现自我积累,提高待遇水平的前提条件。可以考虑通过划拨国有股、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予以补充。
第二,调整制度结构,区分公共养老与私人养老责任。建议将社会统筹部分明确为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计划,降低其待遇水平(即参保者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额与缴费工资的比例);在个人账户做实的基础上,和企业年金共同构成实质性第二支柱,并通过投资实现自我积累,保障总体待遇水平不降低。中长期可考虑在第二支柱发展壮大基础上,降低公共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减轻企业负担。
第三,科学运营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公共养老金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兼顾安全性与成长性,两者属性不同。应该据此设计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运作,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养老金制度的结构调整
(一)社会统筹账户明确为公共养老金计划,适当降低待遇水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三支柱的养老金模式中,公共养老金都以防范老年贫困为目标,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都比较低。2011年OECD国家公共养老金的平均缴费率为21%。待遇水平为42.2%(待遇水平指的是养老金领取额与缴费工资的比例)。
2012年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率为20%,与OECD国家公共养老金基本相同,而所提供的待遇水平达到70%以上,存在下调空间。
建议公共养老金维持当前社会统筹账户20%的缴费率不变,将待遇水平调整到与OECD国家基本相当,即40%左右。在此情况下,根据测算,公共养老金在2040年之前不会出现缺口。公共养老金待遇水平下降的部分将由个人账户投资所得来补偿。
(二)个人账户独立运作,和企业年金共同构成实质性第二支柱,通过投资提升自我保障能力
将做实后的个人账户划拨为第二支柱,按照第二支柱的模式进行投资管理,和企业年金共同构成实质性第二支柱,进行专业化、多元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和自我积累。根据测算,在个人账户实账运行的情况下,保持目前8%的缴费率,按照缴费35年,领取约14年,参考国外第二支柱养老金平均6%的投资收益率,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提供30%左右的待遇水平。加上公共养老金40%的待遇水平,两者合计达到70%,与当前制度的待遇水平基本相当。
(三)中长期可缩小公共养老金计划,减轻企业负担
中长期来看,随着投资经验逐步积累,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收益率达到7%,则可提供约40%的待遇水平;那么公共养老金缴费比例可以从20%下降到16%,实现30%的待遇率,总体待遇水平与当前制度基本相当。一方面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2050年之前公共养老金能保持收支平衡,减少国家财政负担。
养老金投资管理
(一)资本市场长足发展为养老金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我国上证指数的市净率约为1.4倍,远低于国际市场2倍-3倍的水平,表明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管理资产的规模为A股市值的1.7倍。此外,我国股市波动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波动幅度已经接近或低于韩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同时,证券行业信息技术快速进步,能有效实现账户隔离制度,保障资金安全。这些都为养老金投资运营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公共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遵循不同理念进行投资
公共养老金计划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求较高,应该以投资国债和其他固定收益产品为主。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注重自我积累、自我保障,投资应兼顾安全性和成长性,在债券、股票、另类投资及海外等多个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
以美国为例,公共养老金主要投资国债,2000年以来始终保持4%以上投资回报率。401(k)计划的投资策略兼顾了安全性和成长性,长期获得6%以上的年平均回报率,而且通过资金的不断补充和投资获取收益,1984年-2012年之间资产规模从1984年的917亿美元增加到3.5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企业雇员持有的401(k)计划养老金资产规模翻了5倍多,也使得美国第二支柱在养老金体系中的比重从不到20%上升到53%,有效减轻公共养老负担。
(三)公共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模拟投资回报
根据我国2001年-2012年的股票、债券等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数据,模拟了养老金投资于上述产品不同组合下的回报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投资,能有效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假设公共养老金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股票的比例分别为80%、10%、10%,则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5.1%,按此回报率计算,则当前结余未来十年的投资收益可达到1.5万亿元,比现有方式增加7000亿元。假设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做实,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0%、40%、40%,则过去十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7.9%,按此回报率计算,现有结余未来十年的投资收益相当可观。
事实上,全国社保基金运用类似的组合投资方法,在过去十年获得的平均年回报率在8%以上,而广东省2011年委托全国社保进行养老金投资,获得的年回报率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