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自第三方机构的一份中国公募基金2013年度业绩榜单中,一批投资习惯、兴趣爱好契合市场风格的年轻基金经理成为最大赢家,“80后”基金经理更是成为市场明星。同时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目前,内地现任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日期只有约588天,44%左右的现任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还不到一年,只有近28%的现任经理可以够上“任职期限两年以上”的标准。
为什么在讲究资历、比拼经验、考究功底的金融领域,中国基金经理们都是这样一群“小鲜肉”呢?从客观规律、主管环境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原因。
一、证券市场起步晚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客观上讲,中国基金界的“高富帅”们如此年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同样年轻的证券投资市场。
我们不妨先看一组历史洪流中的时间图谱:
1984年,新中国出现首批公开发行的股票(北京天桥和上海飞乐音响);1990年12月,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A股市场初见雏形;1998年3月,境内首批证券投资基金开元、金泰公开发行;2001年9月,境内出现首只开放式公募基金;2004年,阳光私募基金现身中国境内投资市场(另一说是2007年)。
也就是说,在我国境内,可进行股票交易的历史仅能向上追朔30年,可进行由全国市场公开议价的股票交易仅发展24年,而境内市场以证券投资基金形式进行市场投资行为的更是仅仅诞生了16年时间。
那么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其在国内真正参与公开、规范化的二级市场投资,最长能追溯的历史就仅有24年,而以基金管理者的身份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经验更是只有区区不过16年的历史光景,不少从业者更是甫出校园即被拔苗助长。在“市场起步晚”以及“人才培育周期短”的现实下,中国基金经理界便充满国外所不具备的“青春洋溢”气氛。
二、市场风格变化快
从投资人才匹配市场角度看,中国股市独有的发展现象,也很难造就一个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投资老兵”。
在中国A股短短24年的生命里,几乎是伴随着“牛熊交替”走过。以上证指数为例,来自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沪市大盘共出现十几次牛熊转换行情,其中大周期涨跌幅超2倍的近10次,期间最高点触及6124,最低下探到325,落差将近20倍;最经典的是1990-1992、1999-2005、2006-2008,三次牛熊转换使一大批基金经理折戟沉沙。而在不断的纠结行情与大起大落中中,沪指自发布以来在24年光阴里仅完成不到2000点的涨幅。与市场生与死的较量,加速了基金经理“洗牌”和淘汰的过程。
除了表面数据,中国改革开放中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大背景下,股市相应呈现出的风格切换快、主题概念炒作频繁的现象,也在制约着基金经理长期稳定发挥的可能。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传统产能经济、制造业、国企改制上市是带动股市大跃进的基本要素,而2000年后国有股减持、服务经济、外贸经济成为新一轮主力军。近几年,更是大盘蓝筹、中小成长行情此起彼落,地产、金融与互联网、科技等新老题材频繁交替上演,风格轮动愈发快速下,老基金经理在短期风格适应性上逐渐跑输“菜鸟”经理,基金业绩榜几乎每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明星经理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看看近几年的股票基金业绩前三甲的经理,从业经验均不过8年,可见一斑。
三、业绩考核太功利
快速的风格转换和大起大落的市场走势下,使真正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几乎很难在国内成行。因此,在国内基金公司中,对基金经历的业绩考核也普遍更强调短期业绩要求,这与国外基金经理稳固而持续的培育土壤截然不同。
比如,在美国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的manager普遍在任上达到三年、五年、十年,其业绩考察也多是从大周期衡量,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很少看到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被像如巴菲特、罗杰斯、彼得林奇一样的当做投资大师对待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国外,基金经理被视为“银发行业”,管理年限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而国内任职年限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据统计仅存5位。
究其原因,由于市场大环境恶劣,市场投资者教育度不够,国内基民往往重视眼前投资利益过重,基金公司在压力之下也会更注重考核基金经理的短期业绩表现。尤其对于权益类基金经理,不管是经理负责制还是团队负责制的投资管理架构,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以及年度考核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开放式基金在持续营销中,会通过做市抬升短期业绩,以此拉动产品的营销规模。
也因此,在国内公募基金业,“短命”、“短期雇佣兵”类型的基金经理不在少数,而近些年以长期投资标榜的封闭式基金更是迫于市场压力纷纷转型、资深公募经理转投私募都不在少数。这些都或多或少进一步加剧着业界“以新换老”,尤其在证券市场人才培育施行未久情况下,“幼齿”、“小鲜肉”基金经理变成了国内基金行业的一到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