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4.8亿债权逾期 京投银泰受困宁波东钱湖项目

2014年09月18日 07:4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徐杰

  立志于转型做轨道物业开发,不断处置非核心资产的京投银泰(600683,SH)最近遇到了债权收回难题。

  9月15日晚间,京投银泰发布公告称,截至2014年9月2日,宁波市钱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钱湖国际)未能按照协议约定向公司支付到期债权本金4.15亿元及其利息6317.2万元,该债权款已逾期。“本金为企业借款”,京投银泰董秘办人士解释道。

  钱湖国际原系京投银泰持股45%的子公司,主要负责开发及销售位于其“老家”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881亩的住宅及酒店。除前述债权外,京投银泰201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期间内为钱湖国际提供担保的金额为2.1亿元。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钱湖国际虽然是隶属于当地管委会直属的国有企业,但经营盈利能力堪忧。实际上,自2011年开始,京投银泰的业绩出现持续下滑,并采取了“变卖家当”的方法。

  未给出具体还款时间表

  就在半年前,2013年12月,京投银泰将持有的钱湖国际45%的股权转让给宁波东钱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投公司),并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及债权补充协议。2013年12月24日收到首笔股权转让款1.12亿元,2014年3月25日,公司收回全部剩余股权转让款7462.1万元,不过,有关钱湖国际的债权却未能按期收回。

  9月15日,京投银泰通过公告称,东投公司对钱湖国际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经多次催讨,东投公司函告称 “就还款事项进行了密集的商量,有关款项的筹措工作正分头安排,我方有诚意尽快履行还款义务,有关计划将继续与你方保持密切地沟通与商洽。”

  9月17日,京投银泰董秘办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对方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还款时间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钱湖国际成立于2004年5月25日,最早由京投银泰、凯悦国际酒店集团、东钱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而成,主要功能是“进行东钱湖柏悦酒店及高档房产的开发建设”。记者实地看到,柏悦酒店已经营业,另一高端住宅开发项目“钱湖悦府”只开发了一期,原计划的二期、三期还处于空地待开发状态。

  在“钱湖悦府”一期的进口处,大幅立地广告“千亩城市墅群”等广告的色彩已渐褪色,不过有关京投银泰与东投公司的合作开发的字体仍然清楚,而在酒店与一期之间的二、三期的土地长满了杂草,附近的简易工棚也残旧不堪。

  在“钱湖悦府”一期售楼处,布置着整个项目的沙盘,一份“企业概况”公示显示,一期土地性质为住宅,预售证编号为甬东旅房预许字(2011)第0002号,其土地使用年限为2004年6月23日至2074年6月22日,不难看出,该项目的开发周期已有10年。

  对于钱湖国际的债务状况,以及项目的开发经营等相关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钱湖国际公司,现场办公人员称,公司领导不在,也无法联系上领导。

  随后,记者来到其实际控制人东投公司。7月16日下午,该公司相关高管都在开会,等待两个多小时后,记者试图采访东投公司李姓总经理,对方表示,这属于公司内部的财务运作,没有业务告知媒体。

  据悉,东投公司为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直属国有投资开发公司。

  地产行情不佳是主因

  钱湖国际的债务逾期或与当地的楼市行情有关。

  宁波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宁波全市房地产投资690.6亿元,增长23.8%。同期,宁波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23.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33.9%。8月18日,国家统计局按月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显示,7月份,宁波新建商品住宅 (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指数尽管同比持平,但是价格环比下降1.4%。

  “东钱湖板块多为别墅等高端物业,近年来受限购政策,以及购买力影响较大,销售并不理想”,宁波当地一开发商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实际上,梳理钱湖国际的财报可见,该公司一直处于经营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07年至2010年,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133.91万元、182.9万元、259.66万元和750.59万元。2011年以后,亏损额度则进一步扩大,2011年亏7018.41万元,2012年亏1.22亿元,2013年上半年亏损额为8298万元。

  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立信中联审字(2013)A-0001号《审计报告》显示,钱湖国际截至2013年6月30日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52424.03万元、净资产-12841.79万元。

  其实,作为担保方的东投公司经营状况似乎同样也不容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总资产为66.09亿元,净资产24.12亿元,2012年度营业收入为3163.83万元、净利润1.14万元。

  债权款逾期,对于京投银泰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财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

  实际上,自2011年开始,京投银泰的业绩就出现持续下滑。2011年至2013年,京投银泰分别实现净利润1.19亿元、8650万元、7453万元。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这三年公司依次盈利2155万元、-4.34亿元、-6.11亿元。

  与此对应,京投银泰采取了“变卖家当”的方法。比如2012年,京投银泰分阶段逐步处置杭州海威、华联一号楼及华联大厦、华安泰公司55%股权、京投阳光51%股权以及长沙项目等多个项目,回流了部分资金。9月17日,京投银泰董秘办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处置这些资产主要还是为了转型发展轨道物业开发。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