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沪指天量下挫 热钱在阶段性流出

2014年09月17日 07:47    来源: 广州日报    

  上月全社会用电量一年半来首现负增长 FDI也同比下降14% 深成指创下最高成交量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这是继201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受利空数据和隔夜美股大跌影响,A股昨日“天量”下跌,沪指重挫1.80%,并失守2300点。深成指跌2.36%,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同时,商务部昨日称,8月中国FDI同比下降14%,有分析担心境外资金流入A股的步伐或将放缓。

  有分析指出,股市依然在多空双方的“争夺战”中,但目前可适当减仓,月底重新介入。

  文/表/图 记者张忠安

  本报讯 “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什么重大的利空消息,但这种巨量下跌确实有点不太正常,可能同外盘有关。”广州一位私募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昨日上证指数下跌了1.80%,并失守2300点,成交量创下两年多新高。

  两市合计成交近5000亿元

  周二两市小幅高开后放量跳水,创业板盘中重挫失守15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2297点,跌幅1.8%;深成指报7921.01点,跌幅2.36%。56个行业板块无一上涨。航空军工以5.53%的跌幅位居跌幅榜首位。不过,恐慌性抛盘的并不严重,剔除ST股,两市仅仅3只个股跌停,涨停数量有28只。

  昨日沪市成交2377亿元,创下2010年10月20日以来的最大值。深成指成交2617亿元,为该指数运行以来的最高位。而沪市两市合计成交量达到4993亿元,为最近33个月以来的新高。

  “大盘大幅回落,主要是由于近期公布一连串经济数据大多不及预期,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复苏力度不及预期。同时,前期市场快速反弹,累积了大量获利盘。”南方基金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短期市场存在调整压力,前期涨幅过大个股可获利了结。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昨日发布的数据也不尽如人意,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5%。这是继201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上述私募人士则表示,外盘受挫可能是昨日大跌导火索。在隔夜美国股市重挫影响下,昨日亚太市场主要股指中,仅韩国综合指数小幅上涨,恒生指数跌0.91%。欧洲三大股指开盘也全线下跌。“外盘这几天的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美联储周四的议息会议情况;二是整个经济形势。”这位私募人士认为。

  最新数据显示,境外资金流入步伐有放缓迹象。商务部昨日发布数据称,2014年1~8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5200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3.4亿美元,同比下降1.8%。8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951家,同比增长5.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亿美元,同比下降14%,比7月当月的降幅略有减小。

  沪港通后有一波外资入场

  “这个数据是不含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资产。但金融领域的变化同实体也大体相似,特别是股市,预计短期大幅流入的步伐会放缓。”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中信证券毛长青也指出,境外资金自今年6月开始大规模流入国内,是推动7月以来大盘上扬的主要原因,但是8月底的近100点大盘上涨并不是由境外资金造成的。9月第一周EPFR(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数据显示,境外资金在6月以来出现首次单周净流出,流出规模约6亿美元。

  自8月底公布汇丰PMI低于市场预期后,EPRP显示境外基金流入开始减弱。虽然沪港通之后可能会有新一波外资入场,但对A股影响的持续性有限。毛长青认为,经济复苏状况是决定境外资金进出的关键因素,如果经济复苏持续低于预期,境外资金流入或难延续。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还指出,8月外汇占款余额减少311亿元,而同期外贸顺差继续上升至498亿美元创新高,显示国际热钱有阶段性流出的迹象。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2377亿天量“空袭”沪指跌破2300      2014年09月17日
  • · 天量长阴叫停创业板“新高梦”      2014年09月17日
  • · 走还是留?天量长阴下机构继续激辩      2014年09月17日
  • · 4358亿 A股创近四年成交天量      2014年09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