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期间,一则有关竹山县公开挂牌转让4个绿松石采矿权的公告,在省内各大媒体同时发布。这则小小的公告,一时间在当地和整个行业圈引发不小震动。随着公开转让的4个矿区即将“启封”,在竹山县沉寂近5年的绿松石开采,如今迎来有序开采、精细加工、公开定价、公盘交易等一整套产业发展机制,竹山绿松石也由此逐步掌控了国内乃至国际交易市场的话语权。
“疯狂的石头”有市无价
在竹山,有一种家喻户晓的石头绿松石,因为与和田玉、独山玉、岫玉共同列入中国四大名玉,被誉为“东方圣玉”;而在当地,曾经的“老老少少齐上阵,家家上山挖宝石”的开采乱象,又让它有了“疯狂的石头”的谑称。
竹山所辖17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产绿松石。据粗略测算,竹山境内绿松石储量达5万吨,潜在价值6000亿元以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竹山绿松石销往广州、西藏、北京等地,进而流入欧美珠宝市场,催生了一批挖矿掘宝者。一时间,人们一哄而上,民间资本迅速涌入矿山。随着参与者的增多,当地绿松石开采手段也逐步进化,不断刷新着采矿规模。
竹山绿松石产业办统计数据显示,全县14个绿松石主产乡镇,遍布着300多个矿点、上千个矿洞,每年开采矿石达几百吨。私挖滥采带来恶性竞争,大量绿松石原石以每公斤10元到200元的低价卖到外地或国际市场,再由中间商加工包装后赚取高额差价。
因为无序开采、工艺水平低端,导致绿松石资源浪费、原石贱卖、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这一直伴随着竹山绿松石产业的成长。头戴中国名玉的桂冠,却难掩现实的尴尬。拥有世界70%绿松石储量的竹山,却无法在交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一直是萦绕在竹山人心头的隐痛。
封矿5年绿松石价涨三四十倍
面对大好产业前景和日益萎缩的资源,从2000年起,竹山县持续对绿松石开采秩序进行整顿,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整治时“缩头”、整治后“抬头”现象。
2009年,竹山县全面实施绿松石矿关停整治,封洞断电禁采,依法打击盗采工作持续进行。从那时起,沸腾在矿山终于恢复安静。
民间资本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当地放弃对绿松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全面封矿的5年间,竹山县组建了政府控股的国有独资公司——兴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竞标,先后取得小林扒、小寨、金莲洞、寨沟4个矿区的采矿权,把绿松石资源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竹山暂停矿山开采后,绿松石价格就一路看涨,最近这5年时间,价格涨了三四十倍。”长期关注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知名宝石专家杨明星说,这充分说明竹山绿松石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调节市场,今年6月30日,竹山县举行了国内首个绿松石公盘交易,总额近2000万元。
据了解,进入公盘交易的原石,由湖北省绿松石行业商会、竹山绿松石价格评估委员会、公盘交易中心和供货商四方代表组成底价评估小组,以不记名方式评出最低交易价格,再由买家竞买,入盘交易的原石每公斤价格在500元至5万元之间。
如今,随着竹山绿松石成品质量检测中心、全省首个绿松石地方标准的建立,竹山绿松石从限区、限时、限量开采,到对原石分类、编号、拍照、称重、铅封、登记、入库,再到入库原石由底价评估小组公开定价,最后到国际绿松石城公盘交易。
竹山绿松石掌握交易市场话语权
“此次对小林扒、小寨、金莲洞、寨沟4个矿区的采矿权依法公开转让,是要引进有经济实力、有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经济实体,引领绿松石产业的发展,实现企业主体、依法管理、市场运作、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经济高效的生态矿业目标。”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办主任任楚雄告诉记者,补齐矿石开采和资源开发短板后,竹山绿松石在整个产业链已经具备竞争实力,有了行业标准、鉴定权和定价权后,也就直接掌控了市场话语权。
“绿松石在本地实现计划开采、权威鉴定、科学定价、公盘交易,不仅规范了行业发展,也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产业机制。”竹山县副县长陶猛说,实行计划开采能更科学地保护性开发绿松石资源,能有效控制绿松石原石市场投放量;从原石开采到销售全程实行三方监管,使资源开采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所开采原石 “颗粒归仓”,杜绝了绿松石珍稀资源非法交易;绿松石原石统一进行公盘交易,能维护绿松石市场经营秩序,促使形成竹山主导的绿松石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生成机制,确保绿松石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合理。
目前,竹山绿松石产品年产值达5亿多元,分别占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的70%、50%。根据发展规划,预计到明年,竹山绿松石产业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绿松石饰品加工基地、交易集散市场和世界绿松石之都;到2020年,力创产值10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带动5万以上从业人员致富。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