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10新股冻结资金或超万亿 7年股市调整或结束

2014年08月25日 10:20    来源: 广州日报     张忠安

  A股盘整机构“唱”对台戏 本轮反弹见顶PK 7年的股市调整或结束

  经过短暂的新股“空窗期”之后,本周股市将迎来密集的新股申购,共计有10只。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公司申购在两天内完成,预计冻结资金超过万亿元。因此,A股本周后半部分可能面临压力测试。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其中中信证券的毛长青极度看空,认为本轮反弹已见顶。而安信证券的高善文则指出,宏观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基本过去,长达七年的股市调整或已结束。

  第三批发行的11家公司已相继披露招股说明书,除重庆燃气以外,其余10家公司将集中于本周发行。有业内人士预计,根据目前市场对新股的热情程度,预计这10家公司累计冻结资金规模在万亿元以上。

  根据交易所安排,本周10家公司包括上交所4家,分别为节能风电、福斯特、亚邦股份和华懋新材。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5家企业分别是菲利华、腾信股份、天和防务、迪瑞医疗和中来股份。而好利来则打算在中小板上市。10只新股计划发行股数合计4.71亿股,拟募资58.59亿元。

  A股资金面或面临压力测试

  大多数普通股民疑惑,突然批量的新股申购会不会影响大盘表现?有分析认为,本周新股冻结资金规模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A股流动性或承压。不过,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有影响,抑或是短期冲击波。

  根据今年7月份发行的情况推算,本周10家公司的累计冻结资金有可能超过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以来,共有22家公司招股发行,且大多数已经成功上市。这些公司最初计划融资额累计为91.20亿元。而最终网上网下冻结资金达到2.01万亿元,是计划募集资金规模的220.41倍。

  因此,如果按此计算,本周发行的10只个股冻结资金规模将达到1.29万亿元,相当于上证指数最近两个周的成交量总和。

  “这个规模还是很大的,而且同之前的不太一样,这次打新的资金完全不能重复利用,都是一次性资金。因此,这也加大了对市场资金的抽血作用,特别是周三和周四,指数的压力可能比较大。”券商投行人士认为。

  而东莞证券分析师陈曦指出,从6 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 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而今年发行规模与2012 年较为接近。而且目前排队企业主要还是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主,冲击不大。同时,陈曦还认为,由于监管部门对发行定价出台了新的窗口指导,已经通过发审会的企业不得超募,且发行价格水平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老股发售原则上不再允许。募资规模受到限制,使得市场预期较为明确,第三批新股募集资金在60亿元上下,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可能过万亿元的冻结资金规模不排除会影响到A股短期流动性。不过,影响是短暂的。

  后市:机构观点分歧大

  上证指数在进入2200点后,已经连续出现调整,此前动辄大涨1%以上的盛况少了很多。因此,有部分投资者担忧未来上涨乏力。不过,记者了解发现,明星机构们观点分歧,部分券商看法如同唱“对台戏”。其中,中信证券成为悲观派,认为本轮反弹已经见顶。而安信证券则表示,A股长达七年的调整有可能结束。

  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券商,中信证券认为,经济复苏趋弱,市场反弹结束。该券商分析师毛长青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分析指出,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上涨,出现了明显拐点并显著低于预期,经济复苏的动能减弱。预计7月数据显示的中期房地产下行和制造业去产能导致的需求疲弱趋势在8月份仍将持续,本轮5月开始的经济企稳回升或将提早结束。毛长青认为,短期来看,货币定向宽松的力度会保持,但中期来看,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政策面,超预期的可能性都不大,且基本面数据多次低于预期。另外,只要央行的货币口径对房地产调控不放松,那么房地产基本面的中期下行趋势仍难以扭转。市场反弹行情的基本面已经破坏,“我们认为,市场反弹已结束”。

  而此前看空股市的安信证券却表示,股市上行可以继续。该券商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昨日在广州表示,目前A股所面临的房地产下滑、产能过剩以及其他悲观因素正在改变,“悲观正在过去,未来的情况不会太差。”。因此,他认为,市场底部正在稳步抬高,从2007年以来的股市下跌或者熊市可能逐步结束,甚至已经结束。

  不过,高善文也提醒,虽然总体上市场不再那么悲观,但投资者对美联储是否提前加息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短期变化等高度警惕。“如果房地产调整超出预期,有可能引发行业危机,并带来金融风险。”

  提醒

  申银万国分析师刘均伟经测算后表示,按照新的回拨机制,预计亚邦股份和福斯特网上中签率有可能超过1%。而网下配售比例依然维持在0.6%以下的低位。有分析师建议,由于本周新股发行集中在周四和周五两天,其中,周四就达到8家。因此,对于打新股民来说,就要好好考虑一下申购的对象和资金的合理分配了。

  “我们觉得无论是网下,还是网上,新股一票难求的状况不会改变。”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