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或成农村小微企业“救命稻草”

2014年08月21日 09:44    来源: 南方日报      叶丹

  为5600万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是现在被媒体热议、被各大金融机构关注、被社会广泛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这其中,最受各界关注应该要数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那么,哪里的小微企业的融资最难?它们又最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呢?对此,近日汇付天下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发布的《汇付-西财 中国小微企业指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布在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最苦最难”,融资的环境比城镇要艰苦很多,它们亟需小额便捷的资金渠道。

  渠道少成本高 融资形式不太妙

  《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体的借债总额上,2013年我国有借款的小微企业中,城镇小微企业的平均负债额为23.18万元,将近是农村小微企业(12.81万元)的一倍。据汇付天下方面介绍,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农村的小微企业就不缺钱,实际上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比城镇要更加旺盛,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指数为30.2%,比城镇高出6.2个百分点。但问题是,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却要差上很多,在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可得性这个数据上,农村小微企业只有44.7%,这个数字比城镇小微企业要少2.2%。这个数据说明,如果有100个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农村小微企业,其中只有44.7个从银行拿到了贷款。

  从银行能贷到的钱少,只能在民间渠道找补充。但这也造成了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上升。数据表明,农村小微企业在民间有息借债,其平均利率为18.8%,是银行贷款利率(9.4%)的一倍。即使是从亲朋好友中借来的钱,在更重视人情关系的农村,小微企业也依然要背负其“无息”背后沉重的“人情债”。

  发展互联网金融或是良方

  除了渠道不畅,成本更高之外,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在信贷资金方面的需求,也有着其它的特点。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其信贷金额往往比城镇小微企业更加小。根据《报告》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47.1%的小微企业其银行贷款规模在5万元以下。在民间借款渠道,借款额在5万元以下的农村小微企业占到50.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小微企业指数项目组专家表示,小微企业、个体户这类小额信贷需求,就应该交给民间借贷包括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汇付天下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在互联网信息基础上的创新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挖掘这些小微信贷需求,也更加重视,而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近几年一直在为之努力将其金融服务业务正在全面下沉至二三线城市、乡镇、乃至农村地区。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