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小微企业制度松散,导致企业高管把企业受益于定向降准的银行贷款用于其他用途。
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被小微企业挪作他用,应存在真实的个案,但也只是极少数小微企业的行为。不能因此而对定向降准给予全面的否定。以下两组数据就可以反映出定向降准的作用。
首先看小微企业的贷款数据。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显示,上半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5.6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7个百分点。上半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比上季末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增贷款1.0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6亿元,新增贷款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2.5%,比一季度末占比高2个百分点。
其次看“三农”的贷款数据。上半年末,农户贷款余额5.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季末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1043亿元。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两次定向降准之后,“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确实有所增加。定向降准政策的预期作用已经有所体现。
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后,后者是不是用于发展生产,恐怕谁也不能做出保证。这个问题正是央行所担心的。
“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出现问题,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央行在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出了其对定向降准的担忧。
之后,央行在8月8日选择增加120亿元再贴现额度的方式来继续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希望借此拉低社会融资成本。
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的7月份金融数据,也印证了央行的担忧。
悲观的评论人士称,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连续推出调整存贷比、定向降准、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有利于信贷增长的背景下,7月份金融数据却呈断崖式回落,是无法完全用季节性规律进行解释的,至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前期定向刺激的手段效果不明显,持续时间短,并未发挥预期作用。
虽然PMI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有企稳迹象,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7月份金融数据更是加剧了各方对三季度GDP增速回落的担忧。
央行对后续的判断是,从中长期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实施的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助性的,在宽信贷的数量型宽松空间已遭压缩后,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应在价格型工具上。
于是,越来越多的机构以及分析人士将目光锁定在货币政策的价格型工具上。他们预测,最快本月央行即有可能采取降息或者定向降息的措施借以拉低居高不下的社会融资成本。即便不采取降息这样的强刺激措施,也应该更多的使用价格型工具进行资源调配,打通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利率传导、再向实体经济传导的通道。
最后,定向降准是一项好政策,但因其局限性,远远不能承受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之重。谁来承担这个重担呢?唯有寄望创新和价格型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