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一体化令国际市场变身各路资本博弈的舞台,来自中国的身影频繁闪现。在越来越多本土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资本也开始尝试新的“出海”途径,人民币投贷基金在跨境投资中初露锋芒。
作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之一,赛领国际投资基金(Sail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近日宣布,其首个海外投资项目——以色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开发商Mobileye已在美国市场成功上市。
据介绍,Mobileye本月1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8.9亿美元的募资额,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历史上IPO规模最大的以色列公司。上市首日,Mobileye股价暴涨至37美元,较发行价涨幅接近50%,创下去年11月Twitter(推特)上市以来,美国市场募资超过5亿美元IPO案的最大首日涨幅纪录。
2013年8月,拥有全球最大机器视觉开发中心的Mobileye吸引了全球多支知名PE(股权投资)基金共同竞逐。最终出现在融资投资方名单上的,除了贝莱德、富达投资、威灵顿管理等国际领先投资机构外,还有来自中国的赛领基金。
不足一年的时间里,Mobileye市值从约15亿美元飙升至80亿美元。作为这一项目唯一的中国投资者,赛领基金预计可从首单海外投资中获利超过10亿元人民币,投资回报率高达约5倍。
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国际大腕”们同台演出并初露锋芒,或许是一个信号:中国资本参与国际资本市场角逐的路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事实上,中国产业资本早已活跃在国际市场中。从中投参股摩根士丹利,到中石油、中石化联手收购海外矿权;从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到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越来越多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始放眼全球进行产业布局。这甚至让海外媒体一度发出“中国买下全球”的惊呼。
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之路似乎并不顺畅。以矿业投资为例,仅2013年中国海外购矿就超过百例,但与此同时此类项目投资亏损比例高达约八成。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开始尝试以海外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为产业资本搭建“出海平台”。
成立于2011年9月的赛领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和相关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赛领基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外投资战略性资源。
在搭建境外基金架构的同时,赛领团队开始积极寻找优质的,尤其是具备“中国价值”的投资机会。在考察了近百个项目之后,赛领基金将首单投资锁定在当时盈利甚微但高速增长可期的Mobileye公司,并最终从其IPO中获取了可观收益。
在中国基金网总经理王香奇看来,对于渴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而言,海外扩张势在必然。但以单一企业和单一资本形式“走出去”,极易遭遇风险。
“股权投资基金具备专业投资管理能力,运作更加市场化,分散风险的能力也更强。”王香奇说,未来这一模式有望成为中国产业资本实现全球布局、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境外战略资源收购,身为人民币投贷基金的赛领还承担着“人民币出海”的功能。赛领基金管理人赛领资本有限公司总裁刘啸东透露,赛领基金投资的部分项目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定价和人民币投资,其境外放贷业务也正在逐步推进中。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在国际收支多年失衡的背景下,外汇大量流入的同时,人民币遭遇输出困局,难以在海外形成货币资金规模。
一些学界人士指出,基于全球流动性趋向宽松、资本流入较大,中国应鼓励人民币向境外输出。作为可行的途径之一,设立国际投贷基金不仅有助于人民币“走出去”,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