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首批5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以来,私募备案已推行100余天,至今超过3500家私募管理人登记备案,成为了正规军。
钱景财富CEO赵荣春认为,作为落实新修订《基金法》的有力举措,私募基金备案最大的突破之一,即确立了阳光私募自主发行产品的主体地位。备案后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用再借助信托、券商、基金的产品通道,通过独立合法的法律地位,私募基金迎来自主发行产品的规范化发展时代。
备案制降本增效
降本,即私募自主发行产品后,至少能够省去千分之三到百分之六的通道费;增效,即自发产品对私募基金风控和内部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私募基金公司加快了解投资者需求,提升管理水平,步入规范化发展空间
格上理财统计显示,截至8月4日,已有331只私募基金产品完成备案,涉及152家私募管理人。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彦介绍,纳入统计的331只私募基金产品分别采取自主发行、借助信托、基金子公司、资管通道、有限合伙5种方式发行。
其中,私募基金公司自主发行的产品达210只,占比达63%,排在5种发行方式之首。在这210只基金产品中,证券投资基金171只,商品基金17只,股权投资基金20只,创业投资基金2只,共涉及100家私募管理人。排在次席的是借助基金子公司通道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达68只,多为量化对冲基金。第三名是借助信托通道的私募基金产品,有47只。此外,借助资管通道和有限合伙方式发行的私募基金分别为4只、2只。
“从产品数量上看,备案制推行的确让私募基金自主发行产品步入快车道。”格上理财研究部主管景卉认为,一方面,备案制推动部分私募基金公司愿意从“地下”走到“地上”来,走向“阳光”,即意味着进入合规监管视野,这对私募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另一方面,部分规模大的私募基金公司乘着备案“东风”,独立发行产品、摆脱渠道限制、打造自身品牌,更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备案制给私募基金发展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青骓投资合伙人张建说,所谓“降本”,即私募自主发行产品后,至少能够省去千分之三到百分之六的通道费,同时,有助于提升私募基金自主品牌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增加登上银行、保险“白名单”的筹码,利于后期继续扩大规模。
所谓“增效”,即自发产品对私募基金风控和内部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私募基金公司加快了解投资者需求,提升管理水平,步入规范化发展空间。
自发品类有待丰富
自发基金品类虽然不断丰富,但规模、品类仍有不小提升空间。由于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税收政策依然参照公募基金,缺乏自身独立的税收细则,部分私募基金公司仍处于观望状态。今后这方面税收细则明确后,行业自发产品的种类必将再上新台阶
不容忽视的是,现有自发私募产品种类并不多。格上理财统计显示,按照目前自主发行产品募资方式分类,共有标杆产品、试点产品、“壳”产品、阳光化产品等4类。
所谓成立标杆产品,即完全以自有资金快速完成发行。例如,重阳投资旗下的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作为自主发行的第一只基金,具备更高的战略意义。“很多大私募把操作业绩放在次席,赶着‘抢头彩’,最终目的还是为做品牌,提升影响力。”张彦认为,重阳意在打造资管平台,规模上肯定要做大,提高社会知名度、行业地位,提升投资者的熟知度和认可度。与此相类,期货基金等也有这种造品牌、冲规模的意图,毕竟募资方式是全部自掏腰包,净值披露没有公募那么透明。
除了完全自有资金认购外,也有部分私募以自有资金及部分大客户资金为主,“低调”成立规模较小的试点产品,旨在进行新通道或新策略的小规模试运行。如世诚投资旗下的季和稳健套利、诚祥主题投资、诚明对冲策略3只基金。
此外,第三类私募自发成立“壳”产品也较受关注。私募公司以自主发行的产品投向其他现有理财产品,达到降低投资门槛、扩充小额投资者(300万元以下)名额的目的。如理成资产成立的理成MINI全球视野资产管理计划,为投向理成全球视野资产管理计划的子基金,可将投资门槛由500万降至100万元。
除了上述三类产品外,中小私募发行的产品仍以客户资金为主,这就是第4类阳光化私募产品。目前,这类私募又分两种,一是早已发行过阳光私募基金的成熟私募管理人,成立自主发行产品,更多考虑的是通道费用、投资限制等实际操作因素,如朱雀投资发行的朱雀灵活阿尔法一号等。
另一类私募管理人处于阳光化的转型期,通常以自主发行基金来迈出第一步。但鉴于自主发行基金的风险控制系统及交易系统尚在建设期,还达不到银行风控的标准,因此银行未介入自主发行基金的销售,私募管理人只能依靠自营客户及券商、第三方理财等销售渠道进行募集,规模一般不大。
“自发基金品类虽然不断丰富,但规模、品类仍有不小提升空间。”张彦认为,由于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税收政策依然参照公募基金,缺乏自身独立的税收细则,部分私募基金公司仍处于观望状态。今后这方面税收细则明确后,行业自发产品的种类必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