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上行在上方筹码分布密集区遇阻,从波动结构观察,小级别上行推动接近完成,其后作同级整固是必然动作。创业板指数回补下方第二缺口后出现上行推动,未来有挑战7月初高点能力。
最近权重老蓝筹的兴起,很多人认为市场的风格会彻底改变,听从主流机构的声音斩成长股扑大盘蓝筹股的现象不少见。其实,这里面就是成长预期与估值修复之争。流动性好的品种,在市场预期出现改变时,更容易吸引大级别资金不假,但如果因此否定成长股未来的成长就有问题了。
市场中原有的大蓝筹股,除军工与高端机械制造业的品种,以及国企改革大盘股外,基本都是强周期品种。而以目前的经济周期波动看,这些自2011年4月起开始出现衰退的品种(包括钢铁、煤炭、化工、建材、有色),其实从其现货价格走势看,仍然没有出现趋势逆转的迹象。而目前为止,人们以为央行向国开行投放的一万亿是“中国QE式”的开始,但事实上,此次向国开行投放的资金补充流动性的性质,与2008年末2009年上半年的宽松是绝对不一样的。PSL是央行的新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讲,用于调节中期利率的目的更大。所以,与2009年时的宽松相比本质上相差太多。
再者,2009年宽松时,有大量的企业自银行获取贷款,当时福建泉州的大量企业将获取的低息贷款中的三分之二,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流动性套利。2009年那波大蓝筹走势的背景即是如此。而此次央行PSL工具推出后,这里的企业仍然贷不到款的情况很普遍。6月初,欧元降息之后已经变成实际的融资货币,海外融资的成本原来就低于国内,且人民币海外货币直接兑换率在6、7月间取得重大进展。在此种情况下,海外资本作中国资产配置的需求开始增强,并有借道沪港通拉平AH股溢价的诉求。对于大级别量级的资金,从长远的角度讲,这样的选择并无问题。但是,我们一直提醒诸位,今年的外部地缘政治博弈很复杂,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过程中,必然会对美元的霸权产生挑战。而在博弈过程中,出于对风险防范的考量,我们不认为现在是大规模扑向估值修复类品种的时机。所以,炒作所谓的估值修复,更可能是在没有得到宏观经济真实好转趋势前的一种短期行为。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历史上起自1776年的4次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同时带来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你可以诟病市场的成长股有整体虚高的现象,这里面有伪成长股所作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长股中确有真实成长性的部分群体,已经面临着业绩爆发的临界点。受社会发展洪流推动的成长股可以有调整,但最终的方向却是趋势性的上涨。
估值修复行情其实能走多远,与市场的资金筹码供给量相关性更大,现在做估值修复的群体,除了长期坚守所谓的价值洼地者,还有一些是新近介入的短多融资盘。这些大级别资金,在其本质上还是在做流动性套利。短期自成长股迁徙出的资金亦参与其博弈,而这部分资金本身即是短多盘。同时,人们所预期的增量资金实际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对比一下2009年时的成交量图,基本就能明白这并不是一次趋势型风格逆转。所以,将其定义为波段反弹更贴切。
前面我们提过,大指数上证指数在2190±5点一带会有阻力,这个位置即使是市场仍然维持强势,但也必然也出现来回振荡。从大结构讲,在去年末我们曾经说过上证指数结构从1849点开始是上行非推动,其后更可能是3-3-5的走势,而后一个5则是个C段性质上行推动。本次市场的上行,其实就是这个C段上行主段之中的主段上行。后面不管是不是牛市,你也不用胡乱切换风格,就如傻乎乎的郭靖,来来去去就一招“亢龙有悔”,收益也一定不会比做估值修复差。
小指数前面我们说过,要回试下方的第二个缺口。事实上,它不仅是回试了,而且在风格切换时因大盘股的吸金还打过了一些。但所产生的低点却很有意思,怎么看都像是个上行推动。而前面我们说过,小指数自5月16日低点上行,把它定义成某B段上行会更合理些。现在再顺着这个框架看去,这里起来的结构则更可能是个B-c段的上行,现在不过是c-i之后的同级平台ii调整,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假如这是合理的推论,那么后面再度挑战7月初高点的可能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想我已经将估值修复与成长预期的逻辑讲得很明白了,这并不是新观点,自2013年起我就反复在强调这样的理念。市场以后一定会有牛市,但肯定不是出自今年。其实,我们不用管牛市什么时候来,跟随社会洪流推动的方向一定不会错。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把三季度中段之前的行情做好,只要市场没有出现背离,就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