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PMI为代表的宏观数据超出预期,但中观数据仍然是“忧大于喜”——“忧”的是:国内水泥、煤炭等工业品价格继续下跌,7月前三周的乘用车销量低于预期,而海外的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在本周出现了明显下跌;“喜”的是:全国三十个城市房屋成交面积出现了连续两周的环比改善,但这是否是 “限购”放松的积极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最近两周的“八连阳”,上证综指上涨近200点,这并非“前无古人”——在2010年10月国庆节假期后的1个月里,以及2012年12月5日后的两个月里,上证综指都曾急涨近500点。而按照“惯例”,随着上涨的持续,看多的理由也越来越充分。在2010年10月,看多的理由是美国QE2带来的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国内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使周期品供给结构大幅改善的预期;在2012年12月,看多的理由是经济数据连续改善带来的“强复苏”预期以及海外资金流入带来的“估值接轨”预期;而这一次脉冲式反弹,似乎是前两次反弹理由的综合。首先,万亿PSL使投资者产生了流动性宽松预期;其次,“沪港通”开启在即以及海外资金的流入使投资者再次追求“估值接轨”;最后,制造业投资的连续下降使投资者认为很多周期品“去产能”已至尾声。
考虑到市场已经有明显上涨,通过对前两次脉冲式反弹结束的原因以及教训进行回顾,以求寻找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2010年10月的脉冲式反弹的教训是对负面因素也做出乐观解读,而负面因素最终扼杀了反弹。当时大家都在憧憬美国QE2和供给收缩,却完全忽略了迅速上升的CPI,甚至有人认为CPI的上行会带来资产价值的重估,因此股价应该能以比CPI更快的速度上升。事后来看,美国QE2确实在11月发生了,水泥等周期品的供给也确实在拉闸限电的影响下出现了收缩。但CPI的上行却招致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收紧,而紧缩的流动性最终压垮了股市。
2012年12月的脉冲式反弹的教训则是没有产能出清,周期股很难有持续的机会。2013年1月,很多投资者在“强复苏”的预期下,大幅加仓周期股。但事实是,2013年的宏观经济相比前两年确实已经企稳,但却不是“强复苏”,而是进入了窄幅波动的“存量经济”格局。由于大部分周期品产能并未出清,供给压力仍然较大,因此在“存量经济”格局下无法获得较大的弹性,周期股也在短暂反弹后迅速被市场抛弃,反而是长期空间较大的成长股受到市场的持续追捧。
由此,本次脉冲式反弹背后也存在两方面的风险因素。一方面,A股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正日益严重,这使得最近两年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在持续恶化,资金链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与2010年10月类似的是,这些负面事件也被做出了乐观解读,有人认为“刚性兑付”的打破有利于降低利率水平,从而带来牛市。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三角债”日益膨胀的环境下,如果信用违约事件进一步蔓延,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对于近期反弹明显的周期品来说,由于他们大部分都处于地产产业链上,随着今年地产投资的下行,他们的需求端是恶化的。大部分周期品行业的产能状况也并未达到供需均衡点,因此这些行业的长期投资机会也并未到来。
与此同时,创业板也难以再现整体性行情,更可能是个股性机会,难以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去把握。最新的中报预告数据显示,创业板的权重板块业绩低于预期,使得创业板整体的业绩在连续五个季度加速之后会出现首次减速,这对创业板指数会有压制作用。但由于创业板市值权重后50%的一些小公司里,确实有一些业绩在改善,因此创业板未来很难出现整体式的行情,但不排除有很多个股的机会,这将造成从策略角度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