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皮海洲:最赚钱的老鼠仓不是荣誉 而是一种耻辱

2014年07月31日 17:55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最赚钱老鼠仓”并不是基金经理的荣誉,而是一种耻辱。试图用“智力成果”来美化“最赚钱老鼠仓”,那只会给基金经理带来更大的耻辱。

  今年7月16日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苏竞老鼠仓案”,让人们一睹了“最赚钱老鼠仓”的风采。作为原汇添富基金经理,苏竞在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这三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以约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完成7.33亿元的交易,非法获利3652.58万元,其老鼠仓的投资回报率达到惊人的18倍之多,当之无愧地成为A股市场“最赚钱老鼠仓”。

  苏竞老鼠仓的获利能力令市场为之惊叹。这种超人的获利能力当然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拥有但却很难拥有的。也正因如此,“苏竞老鼠仓案”的辩护律师因此认为苏竞老鼠仓的非法获利融合了被告的“智力成果”,并将此作为要求法庭对苏竞予以轻判的理由。

  对“苏竞老鼠仓案”的判决,有两点是需要考虑的。其一,苏竞老鼠仓既是“最赚钱老鼠仓”,也是到目前为止获利最多的老鼠仓,即最大老鼠仓。而在此前,最大的老鼠仓当数原博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马乐的老鼠仓,非法获利1883万元。而苏竞的老鼠仓获利几乎是马乐的两倍。就此而论,这对苏竞的判决是非常不利的。

  其二,对苏竞有利的是,苏竞老鼠仓是主动自首的。据苏竞坦白,因承受巨大心理压力,2012年已停止相关操作。之后,一批同行被带走调查,更是受到触动。2013年11月,被证监会稽查人员约谈后,苏竞主动自首,并交代了详细资料和过程。投案当天,他就要求主动退钱,当场被冻结了2800余万元资金。

  但“智力成果论”显然不能作为对“苏竞老鼠仓案”轻判的依据。就基金经理来说,做的是代客理财之事,凭的本来就是自己的智力。让苏竞出任基金经理职务,本来就需要其贡献自己的智力。可以说,每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成果都是一种智力成果。因此,所谓的“智力成果”并不能成为对苏竞老鼠仓轻判的理由。如果一定要考虑这一因素的话,那更应该重判而不是轻判。

  “最赚钱老鼠仓”固然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智力成果”,但即使是“最赚钱老鼠仓”它还是“老鼠仓”。此举表明,苏竞更多是把自己的精力与智力用在老鼠仓上,而不是自己打理的投资基金上。一方面,姑且不论获利18倍是如何艰难,就是将200万元资金做出7.33亿元的交易,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要在赢利的情况下,完成这7.33亿元的交易就更加不易。更何况从2009年3月到2012年10月,上证指数基本上是“零涨幅”,因此,苏竞的老鼠仓越赚钱,就越证明其将精力都用在老鼠仓上面。另一个事实是,在苏竞打理的三只基金中,只有一只基金的回报达到了64.3%,其他两只基金均亏损20%以上。这也证明苏竞的“智力”并没有用在基金理财上。

  因此,“最赚钱老鼠仓”作为一种“智力成果”,它更加体现了老鼠仓的危害性。首先,老鼠仓越是赚钱就越是对基民利益的一种损害。其次,“最赚钱老鼠仓”也是对作为基金经理的苏竞的一种损害,可以说,正是这“最赚钱的老鼠仓”把一个有着不错理财能力的苏竞给毁了。一方面是让苏竞失去了职业操守,另一方面老鼠仓非法获利金额越多,苏竞的罪责就越大。

  可见,“最赚钱老鼠仓”并不是基金经理的荣誉,而是一种耻辱。试图用“智力成果”来美化“最赚钱老鼠仓”,那只会给基金经理带来更大的耻辱。毕竟“最赚钱老鼠仓”它始终还是“老鼠仓”,永远都是监管部门打击的对象。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