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低利率成本助地方融资平台海外发债

2014年07月29日 07: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丁 鑫

  近期,包括北京市、四川省在内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继赴海外发债,这也使得更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逐渐将目光聚集到海外发债上。不过有专家认为,到海外发债是一件有利于国内融资方的好事,这样可以让境外投资者分享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这种赴海外发债的情况也是利弊共存,不能一拥而上。

  上周四,四川省政府地方投融资平台--四川发展成功发行了一笔1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点心债券,发行利率为5.15%。因是地方国企且又是首次在海外市场融资,故采取了多种增信工具来为发行保驾护航,尤引人注目的是首次采用银行提供的备用授信工具。

  而在今年3月份,北京市国有独资、负责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就已经成功通过海外子公司发行了3亿美元的五年期债券,为地方融资平台海外发债打响了“当头炮”。6月底,京投公司又成功发行12亿元三年期点心债,这也是其今年海外成立的2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发行的一部分,该笔债券票息为3.75%。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赴海外发债这一融资模式的好处主要表现在利率的差异上,国内城投债的利率一般在7%,而海外发债的利率不到4%,后者明显具备低利率成本优势,将近省了一半的成本,大大减轻债务的压力。海外融资为国内地方政府解决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渠道,近而寻求海外融资来缓解债务压力。

  “到海外发债能降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成本,也给境外投资者打开一个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通道,让他们有机会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认为。

  “不过,赴海外发债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这一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霍肖桦强调,地方融资平台赴海外发债,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海外发债比国内发债更为严格,必须符合国际金融市场的商业规则,要完全按照债务资金的使用和偿还规则行事。其次是汇率风险,海外发债多是以其他国家的纸币结算,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偿债的能力。

  徐洪才表示,地方政府海外发债要量力而行,审慎决策。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考察好项目还本付息的能力。除海外发债外,地方政府应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比如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或采用PPP模式,合理分配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利益和责任,合理分散风险,让更多市场主体分担责任,分享未来收益。

  霍肖桦表示,由于赴海外发债对信用等级要求比较高,因此不是所有的省份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融到资金。未来能够达到信用等级的地区包括一线城市及一些省会城市,这些城市都有可能采取这种低利率成本的方式进行融资。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