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后,沪深主板市场在风格转换的刺激下渐显强势特征。但是,在指数强势的背后,资金却呈现整体流出的不利格局。分析人士指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从小盘成长股撤出的资金没有大幅流入主板蓝筹股,而只是重点攻击了以上证50为代表的“深蓝”品种。换言之,市场热点自我缩容的脚步并没有改变,风格转换只不过是推动热点从 创业板 向“深蓝”品种完成了另一次缩容,存量资金博弈困境仍是A股市场须需解决的问题。
资金逆向流出上证50受追捧
7月以来,A股市场走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板大盘蓝筹股明显走强,而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则出现了大幅调整。截至7月25日收盘,沪综指和深成指7月以来分别累计上涨了3.82%和3.20%,沪深300指数则上涨了4.40%;与之相比,创业板指数7月大幅下跌了8.47%,大型头肩顶形态确立。从指数层面的变动看,7月市场整体上一定是出现了明显转暖,但这种指数的积极变动却未能获得 资金流向数据的有效匹配。
据数据 ,7月以来整体市场呈现出逆市资金净流出的不利局面。统计显示,全部A股7月以来净流出资金836.17亿元。从主要市场板块看,7月份上证A股净流出资金254.20亿元,深证主板A股净流出资金72.41亿元,沪深300净流出30.74亿元,上证180净流出11.74亿元,创业板和 中小板 分别净流出214.07亿元和267.25亿元。在主要板块中,只有上证50获得了资金 净流入,区间净流入金额为37.40亿元。
资金大面积流出的现象在行业板块资金统计上也明显得到体现。统计显示,7月以来,只有非 银行 金融、银行、 房地产 和 钢铁行业 实现了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44.99亿元、157.43亿元、133.61亿元和0.30亿元。而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不仅计算机、电子、传媒等成长性行业7月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大幅流出,机械设备、化工、电气设备、汽车等包含蓝筹股较多的行业也同样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出逃情况,这与当前二级市场正在上演的风格转换火爆景象大相径庭。
热点缩容格局并未改变
从月度 资金流向统计可以看出,在火热的风格转换背后,资金并未全线流向蓝筹股,而只是重点关注了以上证50为代表的少部分“深蓝”权重股。这种资金流动特征解释了为何在资金整体流出的情况下,大盘指数反而会出现明显反弹,其原因就在于深蓝权重股对指数极大的带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资金重点狙击深蓝权重股意味着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下,热点自我缩容的态势并未发生逆转。
2013年以来,受制于存量资金博弈,市场热点出现了一轮从大盘蓝筹股,到中盘消费股,再到小盘成长股的自我缩容过程,并逐渐令股市持续陷入低迷困境。随着本轮风格转换的启动,很多投资者判断这种热点自我缩容的进程已经发生逆转。
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从小盘股向蓝筹股的风格转换,很容易令人得出热点正在扩容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并非所有蓝筹股都获得了资金流入,而只有上证50出现了资金净流入。对于上证50成分股来说,虽然总市值很大,但其自由流通市值却只有2.1万亿元。与之相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自由流通市值则分别为1.70万亿元和0.75万亿元。显然,仅从二级市场的角度看,本轮资金从小盘股向深蓝权重股的腾挪,至少到目前仍然没有摆脱缩容的轨迹。
根据7月以来资金流动的特点,分析人士认为后市有两方面因素值得重点关注:其一,上证50成分股已经成为最受资金关注的行情主线,后期其能否保持强势对市场整体反弹的延续性至关重要;其二,在重点对深蓝品种发动过攻击后,资金会否流入其他蓝筹股,毕竟以权重股撬动指数的反弹难以持续很长时间。